未识春风面,先闻乐府名。
洗妆浓出塞,进艇客登瀛。
郑獬(一○二二~一○七二),字毅夫,一作义夫,纾子。安州安陆(今属湖北)人。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进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一七四)。通判陈州,入直集贤院、度支判官、修起居注、知制诰。英宗治平中出知荆南,还判三班院。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拜翰林学士(《宋会要辑稿》仪制三之三四),权知开封府。二年,出知杭州,三年,徙青州(《干道临安志》卷三)。因反对青苗法,乞宫祠,提举鸿庆宫。五年卒(《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二三八),年五十一。有《郧溪集》五十卷。原本久佚,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及《宋文鑑》、《两宋名贤小集》中辑爲二十八卷,其中诗六卷。《东都事略》卷七六、《宋史》卷三二一有传。 郑獬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民国卢靖辑《湖北先正遗书》所收《郧溪集》(蒲圻张国淦据京师图书馆所钞库本刊刻,简称张本,张本所附校勘记称张本校)、《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三三《幻云居诗稿》等。又自《舆地纪胜》、《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集外诗,编爲第七卷。
诗词:《句》
朝代:宋代
作者:郑獬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獬创作的作品,描绘了一个未曾亲眼见过春风的人,却先闻乐府名曲的情景。诗人通过描写洗妆浓出塞,进艇客登瀛的场景,表达了对春风的向往和渴望。
整首诗抓住了春风这一自然现象,以及乐府名曲的魅力。诗人通过未识春风面的描述,表现了自己对春天的无限向往,诗中的人物在未见春风的情况下,却先听到了乐府的名声,这种听觉上的感知使得诗人对春风的期待更加强烈。
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运用了洗妆浓出塞和进艇客登瀛的意象。洗妆浓出塞意味着人们在远离城池的地方梳洗打扮,准备迎接春天的到来。进艇客登瀛则表达了诗人想要乘船登上遥远的瀛洲,寻找春天的心愿。这些意象的运用,使得诗中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情感更加深厚。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精练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和向往。通过描述未识春风面,先闻乐府名的情景,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期待和想象的氛围中。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对春天的渴望,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示了郑獬独特的意境构思和情感表达能力,给人以清新淡雅的艺术享受。
江左一世称名公,首出刘惔与王-濛。自高直以天自况,何止数仞言高墉。虚声一传实何在,但知景附而风从。我朝诸公门户阔,普纳万象如虚空。群才俱入大鑪鞴,铸人端如金在鎔。又如东君一布令,白者自白红自红。岩岩千载玉局老,少年径以吾道东。首干乐全次六一,二公自是燕许宗
回望湓城远,西风吹荻花。暮潮江势阔,秋雨雁行斜。多醉浑无梦,频愁欲到家。渐惊云树转,数点是晨鸦。
衡岳早来雨,湘江增绿波。小舟浮似屋,香草结为蓑。水定见鱼影,夜清闻櫂歌。悠悠百年梦,醒少醉时多。
杜宇啼时花正开。惨惨风林叫竹鸡,冥冥山路晓光微。尽在疏枝冷蕊中。一枝清峭临荒岸。
前岁嘉兴火,僧居化劫灰。四方持钵去,千里渡江来。心向王城讲,缘从海客回。水天闻唳鹤,不复有尘埃。
阿母瑶池宴穆王,九天仙乐送琼浆。漫矜八骏行如电,归到人间国已亡。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