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可敌一人,书足记姓名。
学之十二年,书剑两不成。
归来吴楚间,豪杰已起兵。
揽镜照须眉,一二白发生。
老母在高堂,未敢即远行。
太息长在夜,鸡鸣星斗横。
¤
《感怀(十四首)》是明代杨基的诗作。这首诗通过描绘主人公的经历和内心感受,表达了对光阴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感慨。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剑可敌一人,书足记姓名。
学之十二年,书剑两不成。
归来吴楚间,豪杰已起兵。
揽镜照须眉,一二白发生。
老母在高堂,未敢即远行。
太息长在夜,鸡鸣星斗横。
译文:
剑能够与敌人抗衡,书能够记录名字。
学习了十二年,却既非剑术高强,也未成为杰出的文人。
回到吴楚之间,英勇的豪杰已经起兵。
面对镜子,映照着满脸的胡须,一两根白发已经生了出来。
年迈的母亲在高大的堂屋里,我不敢离家太远。
夜晚长叹不已,鸡鸣时星斗横亘天际。
诗意:
这首诗以作者自身经历为背景,表达了他对光阴易逝和人生变迁的感慨。诗中的"剑"和"书"象征了武力和文化,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成就和价值。然而,作者发现自己学习了多年,既不能成为出色的剑客,也无法成为卓越的文人,对此感到失望和无奈。回到故乡后,却发现局势已经变化,豪杰已经兴起,仿佛自己的努力和成就变得微不足道。面对镜子,作者看到自己面容上的白发和岁月的痕迹,意识到自己已经老去,而年迈的母亲在家中,作者心存愧疚未敢离家太久。夜晚,作者长叹时光飞逝,而鸡鸣声中星斗跨越天际,象征着时光的流转和人生的无常。
赏析:
《感怀(十四首)》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主人公的遭遇和内心感受,通过对剑和书的象征意义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自身成就和人生发展的思考。诗中的揽镜、白发和年迈的母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最后的夜晚和星斗交相辉映,给人以深沉的思考和无尽的遐想。
整首诗情感真挚,寄托了作者对自身追求和努力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时光的不可逆转。这首诗通过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痛楚,引发了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嵇叔夜,鼓琴饮酒无闲暇。若使当时闻此歌,抛掷广陵都不藉。刘伯伦,虚生浪死过青春。一饮一硕犹自醉,无人为尔卜深尘。
新图别义初拈出,四座皆惊昔未闻。定是胸中通象数,或于梦里见羲文。向来夫子编三绝,近世名儒说七分。自笑腐生尊古注,可能挟册便从君。
非崖非巅,壁立苍然。野花炯炯媚朝日,樛木缭绕栖寒烟。归乎归乎,幽深此便。居乎居乎,市声昼喧。纷去住于吾心,定取舍于吾言。竹色一轩秋雨后,荷花十里晚风前。锦城不似还家乐,独立津头欲间船。
仙家庭院。红日看看晚。一朵梅花挨枕畔。玉指几回拈看。拥衾不比寻常。天涯无限思量。看了又还重嗅,分明不为清香。
丹霞不蹋长安道,生涯萧条破席帽。囊中收得劫初铃,夜静月明狮子吼。那伽定後一炉香,牛没马回观六道。耆域归来日未西,一锄识尽婆娑草。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