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开元重牡丹,沉香亭北冷泉南。
如今颜色还依旧,风雨江东月润三。
《牡丹图》是明代文人唐寅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牡丹花的图画,展现了其美丽的色彩和与自然的和谐。
诗词的中文译文:
故事开元重牡丹,
沉香亭北冷泉南。
如今颜色还依旧,
风雨江东月润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牡丹花为主题,通过描绘牡丹花的美丽和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审美观。
首句“故事开元重牡丹”,以“故事”开头,暗示这幅画作已经有着历史的渊源和故事。开元指的是唐代开元年间,意味着这幅画作的时代背景。重牡丹则表达了牡丹在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句“沉香亭北冷泉南”,通过描述牡丹花所处的环境,展现了作者对景物的观察和描绘能力。沉香亭和冷泉的描写,使人感受到了清幽的氛围,与牡丹花的娇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三句“如今颜色还依旧”,表达了牡丹花的色彩依然绚丽多姿,时间的流转并未削弱它的美丽。这一句中的“如今”暗示了时间的推移,同时也呼应了开头的“故事”,强调了这幅画作的历史价值。
最后一句“风雨江东月润三”,将诗词的意境扩展到江东地区,通过描绘风雨和月光,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其中的“月润三”意味着月光的滋润和照耀,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对牡丹花和诗画艺术的赞美。
整首诗词通过对牡丹花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艺术创作的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形象描写和意境营造,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牡丹花的娇艳和与自然的和谐,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珍视。
翠麓晚萧骚,无风树亦号。官荣归若辈,诗态忆吾曹。信有忧能死,应无酒可陶。平生相照地,不隔半秋毫。
新声宛转动梁尘,歌罢谁云不断魂。一片好香消不得,明珠十斛为何人。
秋风凄已寒,蜀道阻且长。虎狼伏原野,欲济川无梁。客从何处来,云我之西方。萧萧骕骦鸣,熠熠湛卢光。昔时荣华地,今为争战场。将军扬天戈,壮士发戎行。江南有羁鸟,悠悠怀故乡。驾言与子游,云天何茫茫。
堂堂七尺,懔一时人物,孤映三蜀。闲雅风流豪醉后,犹有临邛遗俗。十载虞庠,一官楚塞,雅操凌寒玉。江山千里,惠然来慰幽独。落笔妙语如神,两章入手,不觉珠盈掬。从此西归荣耀处,宁假华旌高纛。乐府新声,郢都余唱,应纪阳春曲。老夫一醉,故人高义堪服。
红红白白定谁先,嫋嫋娉娉各自妍。最是倚栏娇分外,却缘经雨意醒然。晚春早夏浑无伴,暖艳暗香政可怜。好为花王作花相,不应只遣侍甘泉。
小圆珠串静慵拈。夜厌厌。下重帘。曲屏斜烛,心事入眉尖。金字半开香穗小,愁不寐,恨西蟾。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