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征南谣》

钱塘江头点行军,大嫂金鼓声殷殷。
千里万里鸡犬绝,杳杳南国深蛮云。
蛮邦父母若不仁,九重天子深无闻。
草间弄兵本锄梃,聚力四万称孤君。
皇华遣使宣主恩,横草未立终童勋。
闽南总戎赐斧斧,紫髯一拂清妖氛。
六网生来食虎尊,猛虎虽猛宁同群?於乎猛虎虽猛丁同群,城狐社鼠何足云。

作品评述

《征南谣》是元代诗人杨维桢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南征行军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国家荣光和民族团结的向往。

诗中的前两句“钱塘江头点行军,大嫂金鼓声殷殷”,展现了军队出征的景象。在江头,军队士气高昂,嘹亮的金鼓声回荡在空中,准备踏上艰难的征程。

接着,诗人写道“千里万里鸡犬绝,杳杳南国深蛮云”,通过“千里万里鸡犬绝”的表达,强调了征途的遥远和艰险。南方的山深水远,被神秘的云雾所覆盖,似乎隐藏着未知的挑战和困难。

之后的几句“蛮邦父母若不仁,九重天子深无闻。草间弄兵本锄梃,聚力四万称孤君”,表达了对南方蛮族的不满和对中央政府的无力感。诗人认为南方蛮族的父母不仁,而朝廷对此却漠不关心。他们身处草莽之间,以简陋的武器聚集起来,力量虽然孤单但坚决。

随后,“皇华遣使宣主恩,横草未立终童勋。闽南总戎赐斧斧,紫髯一拂清妖氛”,展示了皇帝派遣使者宣布恩典的场景。南方的军队接受了皇帝的赐予,他们奋发图强,以斧头砍除邪恶的氛围,为国家的清明和安宁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两句“六网生来食虎尊,猛虎虽猛宁同群?於乎猛虎虽猛丁同群,城狐社鼠何足云”,通过对虎和狐狸的比喻,表达了对勇敢而坚强的个体的赞美。虎虽然凶猛,但它不屈从于群体,而城里的狐狸和耗子却相形见绌,在作者眼中微不足道。

整首诗以雄壮的笔调描绘了南征行军的场景,通过对比和隐喻,表达了对国家荣光和民族团结的向往。作者对南征军队的勇猛和坚定表示赞美,同时对南方蛮族的不仁以及朝廷的无能感到愤慨。这首诗展示了杨维桢在元代混乱时期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和担忧,具有浓厚的时代意义。

  • 《吴少由惠诗百篇久未及谢又以委贶勉次来韵》

    江左一世称名公,首出刘惔与王-濛。自高直以天自况,何止数仞言高墉。虚声一传实何在,但知景附而风从。我朝诸公门户阔,普纳万象如虚空。群才俱入大鑪鞴,铸人端如金在鎔。又如东君一布令,白者自白红自红。岩岩千载玉局老,少年径以吾道东。首干乐全次六一,二公自是燕许宗

  • 《早秋江行》

    回望湓城远,西风吹荻花。暮潮江势阔,秋雨雁行斜。多醉浑无梦,频愁欲到家。渐惊云树转,数点是晨鸦。

  • 《渔父》

    衡岳早来雨,湘江增绿波。小舟浮似屋,香草结为蓑。水定见鱼影,夜清闻櫂歌。悠悠百年梦,醒少醉时多。

  • 《句》

    杜宇啼时花正开。惨惨风林叫竹鸡,冥冥山路晓光微。尽在疏枝冷蕊中。一枝清峭临荒岸。

  • 《送僧在己归秀州》

    前岁嘉兴火,僧居化劫灰。四方持钵去,千里渡江来。心向王城讲,缘从海客回。水天闻唳鹤,不复有尘埃。

  • 《咏史诗》

    阿母瑶池宴穆王,九天仙乐送琼浆。漫矜八骏行如电,归到人间国已亡。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