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涧寒泉可枕流,从渠庚伏在炎州。
杖藜端欲事幽讨,杯酒未容相劝酬。
坐上纵无居士客,山间聊为老禅留。
临沧亭外忘归路,他日逢君望旧游。
张元干(一○九一~一一六一),字仲宗,号真隐山人、芦川居士,永福(今福建永泰)人。早岁随父宦游,尝从徐俯学诗。徽宗政和间以上舍释褐。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爲陈留县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应东京留守兼亲征行营使李纲辟,旋与纲同日遭贬。金兵陷汴,避难吴越间。高宗建炎中起爲将作监,抚谕使,随高宗避兵明州,因事得罪,绍兴元年(一一三一)以右朝奉郎致仕。十二年,胡铨上书乞斩秦桧,贬新州编管,元干在福州作《贺新郎》词壮其行。二十一年,坐作词事追赴临安大理寺,削籍除名。三十一年卒,年七十一。元干爲宋代着名爱国词人,词风豪壮,其子靖裒刻爲《芦川居士词》二卷传世。又有《芦川归来集》十五卷、附录一卷,已残。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增辑爲《芦川归来集》十卷。事见今人曹济平《张元干年谱简编》、王兆鹏《张元干年谱》。 张元干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芦川归来集》爲底本,校以清抄残本(存六卷,其卷六、七爲诗,简称残本,藏北京图书馆),酌校一九七八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简称排印本)。新辑集外诗附编卷末。
《希道使君入山再有佳句见及复次元韵因简老禅》是宋代张元干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希望与友人一同游山玩水的情景,并表达了对友情和禅修生活的向往。
诗中描述了一个古涧寒泉,清凉宜人,可以作为枕头入眠。从渠庚伏在炎州,渠庚指的是友人的名字,表示友人与作者一同来到这个炎热的地方,一同感受山水之美。杖藜端欲事幽讨,杯酒未容相劝酬,诗人手持拐杖,意欲探讨幽深的道理,但友人却还未开口劝酬。作者坐在山上,虽然没有居士或客人的陪伴,但仍然心情愉悦,留在山间过老年禅修的生活。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期望,希望能够再次相逢,重温旧时的欢乐。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山水的美景,以及作者对友情和禅修生活的追求。诗人通过描述清凉的涧泉、友人的到来以及自己的安静禅修,展现了一种追求宁静和心灵寄托的意境。这首诗情感平和,语言简练,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物关系,传递出一种追求内心宁静和与友人共享美好时光的情绪。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融入了友情和禅修生活的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宁静和心灵寄托的向往,以及对友人的思念和期待。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和人情之美的赞美,同时也能引发对于内心平静和友情珍贵性的思考。
向来不识中团寺,一自移家得屡过。纵使山僧真厌客,淡然相对有维摩。
汉苑残花别,吴江盛夏来。惟看万树谷,不见一枝开。水色饶湘浦,滩声怯建溪。泪流回月上,可得更猿啼。
,尝令湖城,晚得儿子古桂,因为赋此添盆瓣喜万家传。满意掷金钱。仙果休嗔生晚,灵椿最得春偏。隆颅犀角,丹砂一指,玉润松坚。看取翰林枝叶,却如东海当年。
风摇北斗柄欲折,雨溢天河浪正生。一盏昏灯北窗下,腐儒未辍读书声。
江南冬十二月,溪上梅三两花。载取小舟香影,月明自棹回家。
雪睛风劲晚来冰,楼上奇寒病骨惊。雀啄空檐银笋堕,鸦翻高树玉尘倾。青帘闪闪千家静,黄帽亭亭一水横。坐久天容却温丽,一弯新月对长庚。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