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赠赞宁大师》

诏修僧吏浙江滨,万卷书中老一身。
赴阙尚留支遁马,援毫应待仲尼麟。
溟濛雪影松窗晓,狼籍苔花竹院春。
还许幽斋暂相访,却慙陶令满衣尘。

作者介绍

王之道(一○九三~一一六九),字彦猷,自号相山居士,无爲(今属安徽)人。与兄之义、弟之深同河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第,因对策极言联金伐辽之非,抑置下列。钦宗靖康初调和州歷阳县丞,摄鸟江令,以奉亲罢。金兵南侵,率乡人退保胡避山。镇抚使赵霖命摄无爲军,朝命爲镇抚司参谋官。高宗绍兴间通判滁州,因上疏反对和议忤秦桧,责监南雄州溪堂镇盐税,会赦不果行,居相山近二十年。秦桧死后,起知信阳军,歷提举湖北常平茶盐、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孝宗干道五年卒,年七十七。有《相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五卷),己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五卷。事见本集卷三○附录宋尤袤《故太师王公神道碑》。 王之道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赠赞宁大师》是宋代王之道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人借赠诗之形式,向宁大师表达敬意和赞赏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诏令修建僧吏浙江边,
经书万卷老身前。
前往朝廷仍驻马,
援笔待仲尼之麟。
晨曦透过窗间雪花,
竹院苔花乱狼狈。
许我一时探幽斋,
却惭陶令尘满衣。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景物和以物喻人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宁大师的钦佩和推崇之情。诗人称赞宁大师修建了位于浙江边的僧吏寺庙,自己已年事已高,但仍对万卷经书充满敬畏。诗人以宁大师赴朝廷的形象,暗示其高尚的品德和仁义之行。他期待着宁大师的笔端能援引到像孔子一样卓越的智慧。诗词中也描绘了清晨的景色,窗外的雪花映照在松窗上,竹院中的苔花凌乱而美丽。最后,诗人虚构了一个幽静的场景,希望能有机会拜访宁大师,并自惭形秽,感到不值。

整首诗词通过对宁大师的赞扬和景物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宁大师品德和学问的崇高评价。同时,诗词也通过对自身的自谦和自省,表达了对宁大师的敬仰之情。这首诗词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通过景物描写,展现了清晨的宁静美景,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宿李主簿(一作刘员外)》

    独树倚亭新月入,城墙四面锁山多。去年今夜还来此,坐见西风袅鹊窠。

  • 《菩萨蛮(次刘郎中赏花韵)》

    朱帘乍卷层烟起。露华深浅初疑洗。困倚玉阑风。绮罗知几重。向人如有意。不醉何时醉。便得一枝红。犹胜两鬓空。

  • 《南阳道中》

    月斜孤馆傍村行,野店高低带古城。篱上晓花斋后落,井边秋叶社前生。饥乌索哺随雏叫,乳牸慵归望犊鸣。荒草连天风动地,不知谁学武侯耕。

  • 《释闷》

    燕目未归马未角,卞子抱玉无两脚。孤城食尽兵未却,度笮中怀挂一索。我辈於此酒宜酌,百岁千秋奈何乐。

  • 《怀寄彭城朋好十首之九寇十一》

    寇叔情何厚,邮筒数得书。前春应上冢,能访酒家无。

  • 《招弟辈饮次韵》

    浅量能消酒几杯,争如俗子厌人来。明朝定到梅山下,不管梅花开未开。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