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和张公仪》

醉中行草绾秋蛇,十载风棂忆旧家。
朋旧乱多从鬼录,诗书閒益富生涯。
稻塍绿合迷秧马,沙嘴潮回下钓车。
归去西畴新雨足,饭秔应不羡胡麻。

作者介绍

王之道(一○九三~一一六九),字彦猷,自号相山居士,无爲(今属安徽)人。与兄之义、弟之深同河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第,因对策极言联金伐辽之非,抑置下列。钦宗靖康初调和州歷阳县丞,摄鸟江令,以奉亲罢。金兵南侵,率乡人退保胡避山。镇抚使赵霖命摄无爲军,朝命爲镇抚司参谋官。高宗绍兴间通判滁州,因上疏反对和议忤秦桧,责监南雄州溪堂镇盐税,会赦不果行,居相山近二十年。秦桧死后,起知信阳军,歷提举湖北常平茶盐、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孝宗干道五年卒,年七十七。有《相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五卷),己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五卷。事见本集卷三○附录宋尤袤《故太师王公神道碑》。 王之道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和张公仪》是宋代诗人王之道的作品。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对友谊和传统文化的珍视,并展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醉中行草绾秋蛇,
十载风棂忆旧家。
朋旧乱多从鬼录,
诗书閒益富生涯。
稻塍绿合迷秧马,
沙嘴潮回下钓车。
归去西畴新雨足,
饭秔应不羡胡麻。

诗中的"行草绾秋蛇"意味深长,描绘了作者在醉酒之间行走,用行草书法绘制出秋天蛇的形象。这种意象可能暗喻着作者在纷繁复杂的世事中,以及酒后的迷糊状态下,思维的曲折和纷乱。

"十载风棂忆旧家"表达了作者对离家已久的思念之情。他在异乡漂泊了十年,在这段时间里,他通过窗户看着吹来的风和掠过的阳光,回忆起故乡的美好。

"朋旧乱多从鬼录"这句诗意味深长。它描述了作者的朋友们疏远和背叛的情况,暗示了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变幻莫测的本质。"鬼录"可能指的是朋友们离奇的行为,让作者倍感迷茫。

"诗书閒益富生涯"表达了作者对诗书学习的倾向。他认为,诗书之学能够丰富人的生活,使其更加充实。这句诗也彰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对学习的热爱。

"稻塍绿合迷秧马,沙嘴潮回下钓车"描绘了田园生活的景象。稻田中绿意盎然,秧马在其中穿梭,而沙滩上的潮水回涌,渔民在下钓车。这些图景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渴望回归自然和朴实生活的温暖。

"归去西畴新雨足,饭秔应不羡胡麻"表达了作者对归乡的期待。西畴是作者的故乡,他期待着回到家乡,享受新雨滋润的土地。"饭秔应不羡胡麻"表示作者不再羡慕那些富贵和繁华,而是希望过上简单而充实的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和张公仪》通过描绘醉酒行走、忆旧家、朋友背叛、学习诗书、田园生活和归乡希望等画面,表达了作者对友谊、传统文化和宁静生活的珍视和向往。这首诗具有浓郁的情感色彩,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对人生价值的思索。

  • 《潄玉斋前杂卉皆龙图王至之所植各赋一章凡得》

    移植自西南,色浅无媚质。不竞灼灼花,而效离离实。

  • 《采桑子(三月晦必东馆大雨)》

    连朝雨骤驱春去,瓦注盆倾。不记初春。润柳催花忒有情。春光解有重来日,宁耐休争。待得秋深。听你无聊点滴声。

  • 《和子华招潞公暑饮》

    朱门近在府园乐,杖屡过从跬步中。避暑连翩投辖宴,析酲萧洒满襟风。闲来高韵浑如鹤,醉里朱颜却变童。剪烛添香欢未极,但惊铜漏太匆匆。

  • 《官舍竹》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 《中秋月》

    三十六旬盈复缺,百年堪喜又堪伤。劝君莫惜登楼望,云放婵娟不久长。

  • 《琉璃砲灯中鱼》

    头角未峥嵘,潜宫号水晶。游时虽逼窄,乐处在圆明。有火疑烧尾,无波可动情。一朝开混沌,变化趁雷轰。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