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次韵因上人晚菊简魏定父》

离索自可笑,衰迟谁见怜。
亭亭摇落中,一枝小窗前。
正色有家法,细看清且妍。
浮觞未云晚,松醪吾所便。

作者介绍

王之道(一○九三~一一六九),字彦猷,自号相山居士,无爲(今属安徽)人。与兄之义、弟之深同河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第,因对策极言联金伐辽之非,抑置下列。钦宗靖康初调和州歷阳县丞,摄鸟江令,以奉亲罢。金兵南侵,率乡人退保胡避山。镇抚使赵霖命摄无爲军,朝命爲镇抚司参谋官。高宗绍兴间通判滁州,因上疏反对和议忤秦桧,责监南雄州溪堂镇盐税,会赦不果行,居相山近二十年。秦桧死后,起知信阳军,歷提举湖北常平茶盐、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孝宗干道五年卒,年七十七。有《相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五卷),己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五卷。事见本集卷三○附录宋尤袤《故太师王公神道碑》。 王之道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次韵因上人晚菊简魏定父》是宋代诗人王之道的作品。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离索自可笑,衰迟谁见怜。
亭亭摇落中,一枝小窗前。
正色有家法,细看清且妍。
浮觞未云晚,松醪吾所便。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晚秋时节的景象,以及诗人对于岁月流转的感慨。诗人发现自己离开了青春的盛世,变得衰老而无人怜爱。然而,在这凋零的景象中,他发现了一枝傲立于小窗前的菊花,它依然娇美而挺拔。诗人欣赏着这枝菊花,感叹它的娇艳和清秀。他观察到这枝菊花,清楚地看到了它的美丽之处,也感受到了岁月的流转和自己逐渐老去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菊花的形象,抒发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和自身衰老的感慨。菊花是秋天的代表,象征着坚强和傲然不屈的精神。诗中的菊花虽然在秋风中摇曳着凋零,但它仍然保持着娇美的姿态,给人一种挺拔和不屈的感觉。这与诗人自身的境遇形成了对比,诗人感到自己已经离开了青春的繁华,衰老而无人怜爱。诗人通过观察和欣赏菊花,反思自己的生命之路,感叹时光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诗中表达了对于岁月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深切感受,以及对于美的追求和赞美的情感。

整首诗以简洁而含蓄的语言,通过对菊花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于生命和美的独特感悟。通过菊花的形象,诗人表达了对于衰老和时光流逝的无奈,同时也寄托了对于美的追求和对坚强精神的赞美。这首诗以寥寥数语,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思考传递给读者,引发人们对于生命和美的深思。

  • 《惜秋二首》

    诗到林头落叶时,眼前秋事已无几。何当领取秋容去,收拾诗囊带得归。

  • 《菜地》

    依然山泽一臞儒,幸有先畴与敝庐。闻说醉乡方弄印,不知堪拜小侯无。

  • 《次韵周公谨见寄》

    涪翁雪堂仙,分谊故不疎。投之孤芳篇,投之孤芳篇,托根岂云虚。报以蟠桃实,一尝千载余。洗髓嗫阆苑,

  • 《和潘豳老汉上属目》

    白云蒙山头,清川山下流。芳洲采香女,薄暮漾归丹。并蒂双荷叶,逢迎一障羞。持情不得语,大妇在高楼。

  • 《林附祖》

    画影图形正捕风,书生薄命入置中。胡儿一似冬烘眼,错认颜标作鲁公。

  • 《井泉》

    山溜碧泓澄,清甘归色味。傥逢张又新,应不落第二。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