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沟桥下水泠泠,落木无边秋正清。
牛马乱铺黄帝野,鹰鸇高摩涿州城。
柳亭日射旌旗影,花馆风传鼓吹声。
归客偶然舒望眼,酒边触景又诗成。
汪元量,字大有,号水云,晚号楚狂(《湖山类稿》卷三《夷山醉歌》),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一二八八)出家爲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着《湖山类稿》十三卷、《汪水云诗》四卷、《水云词》二卷等(《千顷堂书目》卷二九、三二),已佚。今存刘辰翁批点《湖山类稿》五卷;清钱谦益据云间钞诗旧册辑成《水云集》一卷;今人孔凡礼增辑爲《增订湖山类稿》五卷。《南宋书》卷六二有传。 汪元量诗,第一至五卷以清干隆鲍廷博知不足斋刻《湖山类稿》、《水云集》爲底本,删去后者重出之诗。参校清吴翌凤抄本(有清顾至、黄丕烈跋,简称顾本,藏北京图书馆)、明末抄本《汪水云诗抄》一卷(有清毛扆校跋,简称毛本,藏北京图书馆)以及《诗渊》引诗等。另从《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涿州》是宋代诗人汪元量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涿州,泸沟桥下水泠泠,
落木无边秋正清。
牛马乱铺黄帝野,
鹰鸇高摩涿州城。
柳亭日射旌旗影,
花馆风传鼓吹声。
归客偶然舒望眼,
酒边触景又诗成。
诗意:
《涿州》以描绘古代涿州的景色和氛围为主题。诗中以泸沟桥下流水潺潺、秋天的树叶飘落无边,表现了秋季的宁静清爽之感。牛马在黄帝野上四处散乱,鹰鸇高飞触摩着涿州城,展现了一幅乡村的生动画面。柳亭下的阳光透过旌旗的影子,花馆中传来鼓吹声,这些细节增添了诗中的动感和生气。最后,归来的旅客在酒宴间偶然抬头,看到这一景色,受到启发,心生诗意。
赏析:
《涿州》通过描绘涿州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氛围,展示了宋代乡村风光的美丽。诗人运用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通过水流、树叶、牛马、鹰鸇等元素,将自然景观和人类活动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意境。诗中的柳亭、旌旗、花馆等细节,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有趣,读者仿佛能够身临其境。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自己在这一景色中的感悟和情感,以及他在酒宴间得到灵感创作诗歌的情景。整首诗描绘了一个优美宁静的乡村景象,展示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安宁与美好的感受。
抱耒返东皋,初非惮作劳。饥寒凛未免,老病适相遭。开卷无如嬾,飞觥岂复豪。不辞穷到死,犹足窃名高。
有地都来一丈余,垦锄元不费工夫。匝墙先种竹三本,绕槛却栽花数株。风伯唤来烦解佩,月娥邀得醉携壶。凭君试向蓬莱问,还有神仙似人无。
天暮雪云繁,相将客兔园。老从星发见,岁伴日车翻。别叶晴犹舞,征鸿暝更轩。事君纔寸禄,知我是空言。競进家争璧,同声伯有埙。重吟探怀句,更代一狐温。
两两星躔九九车,天津笑我醉骑驴。床头正可著周易,架上何妨抽汉书。幸有古人同臭味,不嫌儿子似迂疏。颓然白发虽堪鄙,耐事禁愁却有余。
大江白露下,秋气横沧浪。夜色不映水,微风忽吹裳。孤舟待明月,时闻兰杜香。
静观群动亦劳哉,岂独吾为旅食催。鸡唱未圆天已晓,蛙鸣初散雨还来。清和入序殊无暑,小满先时政有雷。酒贱茶饶新而熟,不妨乘兴且徘徊。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