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湖三月赏新荷,锦缆龙舟缓缓拖。
醉里君王宣乐部,隔花教唱采莲歌。
汪元量,字大有,号水云,晚号楚狂(《湖山类稿》卷三《夷山醉歌》),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一二八八)出家爲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着《湖山类稿》十三卷、《汪水云诗》四卷、《水云词》二卷等(《千顷堂书目》卷二九、三二),已佚。今存刘辰翁批点《湖山类稿》五卷;清钱谦益据云间钞诗旧册辑成《水云集》一卷;今人孔凡礼增辑爲《增订湖山类稿》五卷。《南宋书》卷六二有传。 汪元量诗,第一至五卷以清干隆鲍廷博知不足斋刻《湖山类稿》、《水云集》爲底本,删去后者重出之诗。参校清吴翌凤抄本(有清顾至、黄丕烈跋,简称顾本,藏北京图书馆)、明末抄本《汪水云诗抄》一卷(有清毛扆校跋,简称毛本,藏北京图书馆)以及《诗渊》引诗等。另从《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越州歌二十首》是宋代诗人汪元量创作的一组诗歌作品。这组诗描绘了越州内湖三月时赏新荷的景象,以及君王醉心于宣乐部,通过花间传唱采莲歌的场景。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抒情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春意和欢乐的场景。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内湖三月赏新荷,
锦缆龙舟缓缓拖。
醉里君王宣乐部,
隔花教唱采莲歌。
诗意:
这首诗以越州内湖的三月赏新荷为背景,描绘了龙舟缓缓划过湖面的景象。君王醉心于宣乐部,通过花丛中传唱采莲歌谣的方式,享受着春天的美好。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越州春天景色和君王欢乐场景的描写,展现了春日的生机和愉悦氛围。首先,内湖中的新荷是春天的象征,它们娇嫩、翠绿,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锦缆龙舟缓缓拖动,展现了湖上的景色,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湖水的宁静和舒适。君王醉心于宣乐部,表明君王对音乐的热爱,他在欢乐的氛围中,享受着音乐带来的愉悦和放松。最后,花丛中传唱采莲歌谣的场景,展现了人们在春天里的欢乐和活力,花间教唱采莲歌,给整个春日增添了一份温馨和浪漫。
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鲜明的画面感,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春意和欢乐的场景。通过诗人的描绘,读者可以感受到春天的美丽和活力,以及人们在春天里的快乐与宴乐。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赞美,给人一种愉悦和轻松的感觉。
君如烟上火,火尽君乃别。我如镜中像,镜坏我不灭。
门前不改旧山河,破虏曾轻马伏波。今日独经歌舞地,古槐疏冷夕阳多。
锡影配瓶光,孤溪照草堂。水悬青石磴,钟动白云床。树色含残雨,河流带夕阳。唯应无月夜,瞑目见他方。
已遭穿颊尚洋洋,尔本何辜饵触香。断肉未能聊戒杀,念将赎尔又空囊。
只说琳川,精吏道、恢恢余地。元来是、深衣儒者,将儒饰吏。传世四书端实学,待人一县皆和气。及芳辰、美解赋归来,真堪醉。肩已息,心无愧。青鬓在,苍颜未。符君家翁子,□年当贵。九十月终行鹜退,三千水击抟鹏易。岂有材、如此不超迁,行知遇。
沅水与湘水,合流俱洞庭。如何君于我,乃隔影与形。沧江鸥鹭野,深林兰蕙馨。含章斯发发,遂性逐冥冥。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