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丝丝雨,江头翦翦风。
鼓鞞千艇合,刁斗万家同。
金马怜焦土,铜驼压草丛。
杞天愁欲堕,黑入太阴中。
汪元量,字大有,号水云,晚号楚狂(《湖山类稿》卷三《夷山醉歌》),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一二八八)出家爲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着《湖山类稿》十三卷、《汪水云诗》四卷、《水云词》二卷等(《千顷堂书目》卷二九、三二),已佚。今存刘辰翁批点《湖山类稿》五卷;清钱谦益据云间钞诗旧册辑成《水云集》一卷;今人孔凡礼增辑爲《增订湖山类稿》五卷。《南宋书》卷六二有传。 汪元量诗,第一至五卷以清干隆鲍廷博知不足斋刻《湖山类稿》、《水云集》爲底本,删去后者重出之诗。参校清吴翌凤抄本(有清顾至、黄丕烈跋,简称顾本,藏北京图书馆)、明末抄本《汪水云诗抄》一卷(有清毛扆校跋,简称毛本,藏北京图书馆)以及《诗渊》引诗等。另从《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杭州杂诗和林石田》是宋代汪元量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空细细的雨丝,江边轻轻的风。
鼓声和船艇声音交相辉映,刁斗声响满天同鸣。
马上的战士们关心焦土,铜驼压在草丛中。
杞天感到忧愁欲堕,黑暗笼罩着太阴星。
诗意:
《杭州杂诗和林石田》描绘了杭州的景象,通过天候和自然元素的描写,展现了城市的繁忙和战争的阴影。诗中表现了雨丝细密、江边微风的自然景观,同时描绘了鼓声、船艇声和刁斗声交相辉映的热闹场景。诗人运用金马、铜驼等形象,表达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焦虑。最后,诗人以杞天愁欲堕、黑入太阴中的表达方式,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黑暗。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宋代杭州的繁忙景象和战乱的阴影。诗人运用了大量的描写手法,如细雨、轻风、鼓声、船艇声和刁斗声等,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杭州市井生活的喧嚣和热闹。同时,诗中金马、铜驼等形象的运用,表达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人们的忧虑。最后两句以杞天愁欲堕、黑入太阴中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情绪和黑暗感。整首诗词通过景物描写和意象之间的巧妙结合,表达了作者对于战乱和动荡时期的思考和感受,给人以深思和沉重的印象。
河汉澈,碧霄晴。九华仙子以凡尘。凉夜山头吹玉笛,纤云卷尽月分明。
翠作浮洼玉作觞,连蜷浮动玉生香。手中风露分炎国,窃里乾坤入醉乡。满座争夸赛鹦鹉,可人曾忆盖鸳鸯。江长月白空痕在,一夜花神怨索郎。
老荷宽恩许退耕,丝毫无报亦何情。民贫乐岁尚艰食,道丧异端方肆行。党祸本从名辈出,弊端常向盛时生。古人骨冷青松下,谁起英魂与细评?
面目风霜,身心春阳。用杀活之手段,整宗祖之纪纲。秋生野水鱼潜稳,月在寒松鹤梦长。
老去茆檐只负暄,重烦冠缓到柴门。纡金何有功名望,束带岂堪宾客言。璀璨章身同赐马,差池接翼愧廷鵷。折腰重起平生愧,诿曰何知鹤在轩。
吟风丛竹有清音,如诉昏灯掩抑心。将欲梦谁今夜永,偏教囚我万山深。迮飞不着诗徒作,镊白多方老渐侵。便付酣眠容鼠啮,独醒自古最难任。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