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殿加餐强自宽,内家日日问平安。
大元皇后来相探,特赐丝紬二百单。
汪元量,字大有,号水云,晚号楚狂(《湖山类稿》卷三《夷山醉歌》),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一二八八)出家爲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着《湖山类稿》十三卷、《汪水云诗》四卷、《水云词》二卷等(《千顷堂书目》卷二九、三二),已佚。今存刘辰翁批点《湖山类稿》五卷;清钱谦益据云间钞诗旧册辑成《水云集》一卷;今人孔凡礼增辑爲《增订湖山类稿》五卷。《南宋书》卷六二有传。 汪元量诗,第一至五卷以清干隆鲍廷博知不足斋刻《湖山类稿》、《水云集》爲底本,删去后者重出之诗。参校清吴翌凤抄本(有清顾至、黄丕烈跋,简称顾本,藏北京图书馆)、明末抄本《汪水云诗抄》一卷(有清毛扆校跋,简称毛本,藏北京图书馆)以及《诗渊》引诗等。另从《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湖州歌九十八首》是宋代汪元量所作的一首诗词。在这首诗词中,汪元量以湖州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宴会场景和宫廷赐予的盛景,同时也传达了对平安和家庭温暖的向往。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为:
三殿加餐强自宽,
内家日日问平安。
大元皇后来相探,
特赐丝紬二百单。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湖州为背景,描述了一个宴会场景,其中的主人公在宴会上被赐予了丝绸和绸缎等珍贵礼物。诗中提到"三殿加餐强自宽",表达了主人公宴会的尊贵和丰盛。"内家日日问平安"这句表达了主人公家庭的和睦与关爱,暗示了他们对平安幸福的期盼。最后两句"大元皇后来相探,特赐丝绸二百匹"则展示了皇后的亲自关怀和慷慨赠予,凸显了主人公的地位和荣耀。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尊贵的宴会场景和皇后的赏赐,表达了对平安和家庭温暖的渴望。它展示了宋代社会的阶级和等级制度,以及皇室和地方官员之间的联系。同时,诗词中的细节描写和对家庭关爱的表达,也体现了作者对家庭生活和温暖的向往。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具体的描写方式,将宴会、皇后赏赐和家庭温暖相结合,既展示了尊贵的场景,又表达了对平安和家庭的重视。它通过对社会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宋代社会的特点和人们的情感追求,引发读者对生活和家庭的思考。
北风吹雨雪,举目已凄凄。战鬼秋频哭,征鸿夜不栖。沙平关路直,碛广郡楼低。此去非东鲁,人多事鼓鼙。
上帝板板,下民卒瘅。出话不然,为犹不远。靡圣管管。不实于亶。犹之未远,是用大谏。天之方难,无然宪宪。天之方蹶,无然泄泄。辞之辑矣,民之洽矣。辞之怿矣,民之莫矣。我虽异事,及尔同僚。我即尔谋,听我嚣嚣。我言维服,勿以为笑。先民有言,询于刍荛。天之方虐,无然谑
船头饱钣看扬舲,忽作翻浆不反瓶。万死一生真是幸,九江三峡未尝经。尚收弃物乾坤大,薄恃阴功祖考灵。忧患偶来须理遣,可能为汝更星星。
墓道深衣自涕洟,分明入耳似闻诗。月征日迈求无忝,尽是临深履薄时。
文正三槐宅,延平六桂家。芝兰含露秀,雕鹗着风斜。螭首终簪笔,河阳且种花。乘时长得意,毋忘夜分茶。
白社多年井迳荒,有孙还复以诗昌。此怀愿识亦已久,兹日能识亦已久,兹日能来岂所望。萸后菊前霜错落,地长家远客凄凉。平生知己晦庵老,为我谈公遣座劳。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