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寒卧增裯,昼寒起增衣。
何如负暄乐,高堂日晖晖。
引光扉尽辟,追影榻屡移。
妙趣久乃酣,瞑目潜自知。
初如拥红炉,冻粟消顽肌。
渐如饮醇醪,暖力中融怡。
欠神百骸舒,爬搔随意为。
稍回骄佚气,顿改酸寒姿。
薰然沐慈仁,天恩岂余私。
愿披横空云,四海同熙熙。
矫首望扶桑,倾心效园葵。
刘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彦沖,号病翁,崇安(今属福建)人。韐仲子。以荫补承务郎,辟爲真定府幕属。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通判兴化军(本集卷五《送张当世序》)。后以疾退居故乡屏山,学者称爲屏山先生,朱熹尝从其问学。绍兴十七年卒,年四十七。遗着由其子玶编爲《屏山集》二十卷,胡宪爲之序,朱熹跋。《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刘子翚诗,以明正德七年刘泽刻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十八年李廷钰秋柯草堂刊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负暄》是宋代刘子翚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寒冷的早晚时分,通过享受温暖的阳光和舒适的居室来消除寒冷的感觉。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宵寒卧增裯,昼寒起增衣。
在寒冷的夜晚躺下时,加了一床被子;在寒冷的白天起床时,加了一件衣服。
何如负暄乐,高堂日晖晖。
如此享受着温暖的阳光,高堂中光芒四射。
引光扉尽辟,追影榻屡移。
打开门窗,阳光照进来,床榻上的影子不断移动。
妙趣久乃酣,瞑目潜自知。
享受温暖的乐趣,渐渐陶醉其中,闭上眼睛,自我感知。
初如拥红炉,冻粟消顽肌。
一开始像是拥有红炉一般,冻僵的肌肉逐渐消失。
渐如饮醇醪,暖力中融怡。
渐渐像是饮用美酒一般,温暖的力量融入心灵,带来舒适和愉悦。
欠神百骸舒,爬搔随意为。
感觉精神焕发,百骸舒展,随心所欲地伸展身体。
稍回骄佚气,顿改酸寒姿。
稍稍恢复了自信和悠闲的心情,顿时改变了酸寒的样子。
薰然沐慈仁,天恩岂余私。
如同沐浴在慈爱和仁慈之中,这是上天的恩赐,岂能私自独享。
愿披横空云,四海同熙熙。
愿意穿越浩渺的云霄,带给四海人民共同的欢乐和安宁。
矫首望扶桑,倾心效园葵。
昂首远望远东的扶桑之地,全心全意效仿园葵的姿态。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作者在寒冷的时刻通过享受阳光和舒适的居室来驱散寒冷的感觉,表达了对温暖、舒适和欢乐的向往。通过对比寒冷与温暖、疲惫与舒适的对照,诗中表达了对人间温暖和人情关怀的追求,同时也表现出作者积极向上、乐观向善的心态。这首诗词描绘了日常生活中的一幕,通过简练而质朴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受。
梅开壍边勿渠陋,倚竹长年固成瘦。风期唤得高人就,几度行看仍落齅。是花佳处绝难摹,思虽宛转终不如。我诗有愧渭南赵,君句自续东湖徐。
日月高奔,金波满泛,七返九还延祚。真精应物,大道潜身,恍惚妙通玄路。直待阳生,造化神丹,龙虎紫霄天府。这瑶函、宝篆天机,须仗至人开悟。长生道、固蒂深根,仙家活计,烹炼汞铅为务。炉辉五彩,鼎耀三光,识取本来宗祖。明月楼前,睹个金蝉,飞舞翠峰明宇。把凌云一志,
李白前时原有月,惟有李白诗能说。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今人犹歌李白诗,明月还如李白时。我学李白对明月,白与明月安能知!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梅花月满天。
渴令平生病,年来病更多。腰仍难老折,肠亦旧无他。知已眠三迳,逢秋欲七歌。勋名邮传尔,唯日饮无何。
[姑洗羽一奏]温然仁矣,熙然春矣。龙驾帝服,穆将临矣。我酒清矣,我肴洱矣。我乐备矣,我神顾矣。
千年石虎产麒麟,一角通身五彩明。金锁玉关浑掣断,毗卢界内鼓烟尘。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