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湖州歌九十八首》

受降城下草离离,寒食清明只自悲。
汉寝秦陵何处在,莺花无主雨如丝。

作者介绍

汪元量,字大有,号水云,晚号楚狂(《湖山类稿》卷三《夷山醉歌》),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一二八八)出家爲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着《湖山类稿》十三卷、《汪水云诗》四卷、《水云词》二卷等(《千顷堂书目》卷二九、三二),已佚。今存刘辰翁批点《湖山类稿》五卷;清钱谦益据云间钞诗旧册辑成《水云集》一卷;今人孔凡礼增辑爲《增订湖山类稿》五卷。《南宋书》卷六二有传。 汪元量诗,第一至五卷以清干隆鲍廷博知不足斋刻《湖山类稿》、《水云集》爲底本,删去后者重出之诗。参校清吴翌凤抄本(有清顾至、黄丕烈跋,简称顾本,藏北京图书馆)、明末抄本《汪水云诗抄》一卷(有清毛扆校跋,简称毛本,藏北京图书馆)以及《诗渊》引诗等。另从《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作品评述

《湖州歌九十八首》是宋代诗人汪元量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湖州歌九十八首,是汪元量在湖州创作的一组诗歌作品。这首诗词描绘了受降城下的离离草地,以及寒食和清明时节的凄凉。其中还提到了汉寝和秦陵的位置,以及莺花无主时细雨纷纷的景象。

这首诗词以湖州为背景,以离离草地和凄凉的寒食、清明为意象,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悲伤之情。这是一首以自然景物为载体,抒发作者情感的抒情诗。通过描绘离离草地和细雨纷纷的景象,作者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无奈。

诗词中提到的汉寝和秦陵,则加深了诗中的史诗色彩。这句表达可能暗指了时代的更替和王朝的兴衰,借以对比当下的凄凉景象,进一步增强了整首诗词的哀怨之感。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景象勾勒出一幅寂寥凄凉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典故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对世事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之情。这首诗词在形式上简洁明快,情感上深沉而哀怨,在揭示人生无常和历史沧桑的同时,也呈现了一种深邃的审美意境。

  • 《食糖谣》

    朝食糠,暮食糠,食糠不如彘与厐。君王雁鹜令,以粟甘易粮。吁嗟今茫茫,吁嗟何遑遑。

  • 《送江为归岭南》

    旧山临海色,归路到天涯。此别各多事,重逢是几时。江行晴望远,岭宿夜吟迟。珍重南方客,清风失所思。

  • 《绍兴朝日十首》

    [太簇为徵]周祀及轩,汉制中宫,汉制中宫。肸乡是屈,礼神以兄。我洁期壁,我肥斯性。神兮燕享,鉴观孔明。

  • 《渡鉴潭望郑宜之白雪别墅》

    小驱满砄是尘埃,逢好江山眼为开。贺老生涯鉴湖曲,希夷别墅白云堆。欲寻溪叟挐舟去,却被山灵勒驾回。忆共吟边曾有约,夜深应晤抱琴来。

  • 《天育二老禅惠示经佛偈答以十诗》

    龙宫海藏自分明,搕挢滩头一任倾。因果若还终不昧,政须防作野狐鸣。

  • 《次韵邢敦夫秋怀十首》

    匠氏构明堂,百材入斤斧。傥非豫章栋,冗长亦焉取。英英范与苏,器识兼文武。胡为先一州,不用作霖雨。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