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长慵早寐,念念客愁新。
灯影明高屋,蛩声动四邻。
满怀平日事,双鬓倦游身。
避地从漂转,西风羽檄频。
刘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彦沖,号病翁,崇安(今属福建)人。韐仲子。以荫补承务郎,辟爲真定府幕属。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通判兴化军(本集卷五《送张当世序》)。后以疾退居故乡屏山,学者称爲屏山先生,朱熹尝从其问学。绍兴十七年卒,年四十七。遗着由其子玶编爲《屏山集》二十卷,胡宪爲之序,朱熹跋。《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刘子翚诗,以明正德七年刘泽刻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十八年李廷钰秋柯草堂刊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宵长》是宋代刘子翚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在异乡客居时的思乡之情。
诗意:
《宵长》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思乡之情。宵长,即夜晚漫长,作者慵于早寐,此时思念故土和亲人的愁绪更加浓烈。明亮的灯光照亮高楼,蛩蟆的鸣叫声在四邻回荡。作者怀揣着日常的琐事,双鬓已经疲倦,疲惫的身躯游离在异乡。他逃离原地漂泊,但西风不断传来消息,时常有羽檄传来,似乎有人寄予他希望。
赏析:
《宵长》以景写情,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色和声音,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思乡之情。诗中的灯光明亮高耸,与周围的黑暗形成鲜明的对比,象征着作者内心的希望和渴望。蛩蟆的鸣叫声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动听,增加了诗中的声音元素,也进一步强调了作者的孤独感。诗中提到的满怀平日事,双鬓倦游身,表达了作者在异乡漂泊时所承受的疲惫和压力。然而,西风传来的羽檄频频,似乎给他带来了一丝新的希望和动力。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通过景物的描绘和声音的运用,将读者带入了作者内心的世界。诗中所表达的孤独、思乡和努力追求的精神,使人产生对异乡客居者的同情和共鸣。这首诗词虽然简短,却通过意象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传递出浓烈的人情味和思乡之情,展示了刘子翚独特的艺术才华。
玉简真人降,金书道箓通。烟霞方蔽日,云雨已生风。四极威仪异,三天使命同。那将人世恋,不去上清宫。羽驾正翩翩,云鸿最自然。霞冠将月晓,珠佩与星连。镂玉留新诀,雕金得旧编。不知飞鸟学,更有几人仙。上帝求仙使,真符取玉郎。三才闲布象,二景郁生光。骑吏排龙虎,笙歌
石槛山前吉驷游,故乡霞锦遍林丘。只今东府空遗庙,露立唐碑老树秋。
霜花一夜白,风叶满村黄。欲出岁华老,相思江水长。留枝庶鹊户,存蜜补蜂粮。想见山行处,开窗新酒香。
离离双鬓似秋蓬,惯逐沙鸥与断鸿。漂母矶头春水阔,扁舟何处系东风。
低腰复敛手,心体不遑安。一落风尘下,方知为吏难。公事与日长,宦情随岁阑。惆怅青袍袖,芸香无半残。赖有李夫子,此怀聊自宽。两心如止水,彼此无波澜。往往簿书暇,相劝强为欢。白马晚蹋雪,渌觞春暖寒。恋月夜同宿,爱山晴共看。野性自相近,不是为同官。
挥犀闻妙论。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