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差歌吹动离舟,宫女张帆信浪流。
转尽柳堤三百曲,夜桥灯火看扬州。
刘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彦沖,号病翁,崇安(今属福建)人。韐仲子。以荫补承务郎,辟爲真定府幕属。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通判兴化军(本集卷五《送张当世序》)。后以疾退居故乡屏山,学者称爲屏山先生,朱熹尝从其问学。绍兴十七年卒,年四十七。遗着由其子玶编爲《屏山集》二十卷,胡宪爲之序,朱熹跋。《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刘子翚诗,以明正德七年刘泽刻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十八年李廷钰秋柯草堂刊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汴堤》是宋代刘子翚所作的一首诗词,它描绘了汴河堤岸的景色和人们的生活。以下是《汴堤》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参差的歌声和吹笛声在离别的船上响起,
宫女们放下帆,信任波浪的流动。
曲折的柳树堤岸转过三百个弯,
夜晚桥上的灯火照亮了扬州的景色。
诗意:
《汴堤》通过描绘汴河堤岸的景色和人们的生活,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对扬州的眷恋之情。诗中的歌声、笛声和船上的宫女形成了丰富的音乐图景,将人们的离别之情融入其中。柳树堤岸的曲折转折,象征着人生的曲折和变化,而夜晚桥上的灯火则给人们带来了温暖和期待。
赏析:
《汴堤》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抒情的笔调,展现了宋代汴河堤岸的景色和人们的情感。参差的歌吹声让读者仿佛能够听到动听的音乐声,而宫女们放下帆信任波浪的流动,则展现了一种对命运的坦然和执着。柳树堤岸的曲折转折,给人以诗意和想象的空间,同时也映衬出人生的曲折和起伏。夜晚桥上的灯火照亮了扬州的景色,使读者感受到家乡的温暖和亲切,展现了对故土的眷恋之情。
整首诗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细腻地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景色和人们的生活,既有离别的哀愁,又有对故乡的眷恋之情。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的描写,诗人抒发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情感的表达,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并引发对生活、离别和家乡的思考。
向来不识中团寺,一自移家得屡过。纵使山僧真厌客,淡然相对有维摩。
汉苑残花别,吴江盛夏来。惟看万树谷,不见一枝开。水色饶湘浦,滩声怯建溪。泪流回月上,可得更猿啼。
,尝令湖城,晚得儿子古桂,因为赋此添盆瓣喜万家传。满意掷金钱。仙果休嗔生晚,灵椿最得春偏。隆颅犀角,丹砂一指,玉润松坚。看取翰林枝叶,却如东海当年。
风摇北斗柄欲折,雨溢天河浪正生。一盏昏灯北窗下,腐儒未辍读书声。
江南冬十二月,溪上梅三两花。载取小舟香影,月明自棹回家。
雪睛风劲晚来冰,楼上奇寒病骨惊。雀啄空檐银笋堕,鸦翻高树玉尘倾。青帘闪闪千家静,黄帽亭亭一水横。坐久天容却温丽,一弯新月对长庚。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