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来瓯粤无平陆,林峦起翠波腾绿。
扶舆政恐犯霜露,买舟傥可休僮仆。
清滩白昼雷霆作,乱石惊湍犬牙错。
平生珍重千金躯,舟子一篙那可托。
飘摇叶漾势转急,釜灶倾颓不能立。
眼看白浪散银山,蛟螭百怪堂堂出。
人皆乘险欲趋利,我不安行悔可及。
吁嗟世路风波猛,巧阱危机暗驰骋。
江湖溺舟犹自戒,势利溺人终莫省。
矫情镇物未足言,书此聊为后来警。
刘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彦沖,号病翁,崇安(今属福建)人。韐仲子。以荫补承务郎,辟爲真定府幕属。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通判兴化军(本集卷五《送张当世序》)。后以疾退居故乡屏山,学者称爲屏山先生,朱熹尝从其问学。绍兴十七年卒,年四十七。遗着由其子玶编爲《屏山集》二十卷,胡宪爲之序,朱熹跋。《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刘子翚诗,以明正德七年刘泽刻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十八年李廷钰秋柯草堂刊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湆淡滩》是宋代刘子翚创作的诗词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湆淡滩
南来瓯粤无平陆,
林峦起翠波腾绿。
扶舆政恐犯霜露,
买舟傥可休僮仆。
清滩白昼雷霆作,
乱石惊湍犬牙错。
平生珍重千金躯,
舟子一篙那可托。
飘摇叶漾势转急,
釜灶倾颓不能立。
眼看白浪散银山,
蛟螭百怪堂堂出。
人皆乘险欲趋利,
我不安行悔可及。
吁嗟世路风波猛,
巧阱危机暗驰骋。
江湖溺舟犹自戒,
势利溺人终莫省。
矫情镇物未足言,
书此聊为后来警。
诗意:
《湆淡滩》以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作者对人情世故的感慨为主题。诗中通过描写南方的山水景色和水流奔涌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世间利益争夺的警示和对人性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湍急的水流和峭壁上的乱石,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和磅礴。作者以此作为隐喻,表达了他对人世间的纷争和利益争夺的触动。他指出人们都倾向于冒险追求个人利益,而自己却选择了不安行动并悔过来不及,暗示了对社会风波的深切忧虑。
作者通过描述舟子摇摇晃晃、船只飘荡不定的场景,以及火釜和灶台倾颓无法立稳的景象,暗示了人们在追逐利益的过程中往往失去了自我和原本的价值取向。他以白浪散开成银山、蛟螭等奇怪生物出现的景象,表达了对人性的警示和对社会伪善的批判。
最后两句诗以简练的语言表明了作者的立场和思考,他认为世间的风波变幻莫测,巧妙的陷阱和危机隐藏在暗处,人们应该警惕并避免陷入其中。他通过写作将自己的感慨和忠告留给后人,希望能给人们以思考和警醒。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色和社会现象为切入点,探讨了人性、利益追逐和社会伪善等主题,既有壮丽的意象描绘,又有深刻的警示和思考,体现了刘子翚对人世间的热切关注和深度思考。
黄金不惜买蛾眉,拣得如花四五枝。撒手行时无畦碍,更无一物可相随。
煌煌六世学,兀兀门亦专。耕道宜有秋,而我适旱乾。疏鬓日月迈,破衣霜雪单。谁谓四海宽,已觉一饱难。失计堕簿领,署判手为酸。皇家挈天纲,昨下如纶言。冷眼看匠手,雌黄英俊间。华堂玉尘动,绣帘香鸭残。为国得一人,可使天下字。当时呼画师,我愧宁不然。策勋径投笔,守志
草木渐知春,萌芽处处新。从今八千岁,合抱是灵椿。
投荒弥远凶徒炽,出督清之狡计行。得柄欺君例如此,国亡徒剩正人名。
谁作东州客,支公合往还。想无诗外事,聊辍定中閒。拂石须相憩,留云欲共攀。为寻梅发处,先过向南山。
平生漫浪老清晖,却埽丘园属少微。世乱伤心青眼旧,天涯流泪白云飞。羁愁只忆中山酒,贫病长悬子夏衣。泽畔行吟谁念我,祗应形影自相依。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