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同李汉老登高斋》

飞梯百级转层峦,政喜登临著眼宽。
海上波涛连阆苑,日边尘土暗长安。
乱来世事终无定,春尽羁愁岂一端。
赖有谪仙能喜客,时陪杖履得雄观。

作者介绍

刘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彦沖,号病翁,崇安(今属福建)人。韐仲子。以荫补承务郎,辟爲真定府幕属。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通判兴化军(本集卷五《送张当世序》)。后以疾退居故乡屏山,学者称爲屏山先生,朱熹尝从其问学。绍兴十七年卒,年四十七。遗着由其子玶编爲《屏山集》二十卷,胡宪爲之序,朱熹跋。《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刘子翚诗,以明正德七年刘泽刻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十八年李廷钰秋柯草堂刊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同李汉老登高斋》是宋代刘子翚创作的一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和李汉老一起登上高斋,俯瞰着辽阔的景色,感慨世事无常,但也有谪仙之人能够领略到壮丽的风景。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飞梯百级转层峦,
政喜登临著眼宽。
海上波涛连阆苑,
日边尘土暗长安。
乱来世事终无定,
春尽羁愁岂一端。
赖有谪仙能喜客,
时陪杖履得雄观。

诗词的诗意和赏析如下: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和李汉老一起登上高斋,通过飞梯百级来到高处,眺望着远方的景色。他们看到海上波涛汹涌,连绵的山峦如同连绵起伏的阆苑(宫殿),而远处的长安城则被日落的尘土所遮掩,显得模糊不清。诗中表达了世事变幻无常,不稳定的特点,同时也表现了作者的羁愁和思索。

然而,诗中提到了谪仙,意味着有些人能够超脱尘世的束缚,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和开阔的心胸。这些谪仙之人能够欣赏到壮丽的风景,他们时常陪伴着杖履(指老年人)一同领略自然之美和人生的壮丽景象。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景色和表达思考,展示了作者对世事无常和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通过对大自然景观的描绘,凸显了人生的不确定性和无常性。同时,谪仙的形象也体现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心态和人生智慧。

这首诗词以其深刻的思考和情感表达,展示了宋代诗人的才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索,给人以启迪和感悟。

  • 《为章道祖颇及葛藤·锦薰阖》

    窈窕轩窗小阖深,种花卜得半晴阴。眼根忽随锦绣谷,鼻观如游檐卜林。莫问花枝有开落,须知法性勿来今。色香尘裹回光照,只这凡心是佛心。

  • 《和袁郎中破贼后经剡中山水》

    武库分帷幄,儒衣事鼓鼙。兵连越徼外,寇尽海门西。节比全疏勒,功当雪会稽。旌旗回剡岭,士马濯耶溪。受律梅初发,班师草未齐。行看佩金印,岂得访丹梯。

  • 《奉和平邺应诏诗》

    天策引神兵。风飞扫邺城。阵云千里散。黄河一代清。

  • 《大观闻喜宴六首》

    思皇多士,扬于王庭。钟鼓乐之,肃雝和鸣。威备抑抑,既安且宁。天子万寿,永观厥成。

  • 《食笋十韵》

    洛下斑竹笋,花时压鲑菜。一束酬千金,掉头不肯卖。我来白下聚,此族富庖宰。茧栗戴地翻,觳觫触墙坏。戢戢入中厨,如偿食竹债。甘葅和菌耳,辛膳胹姜芥。烹鹅杂股掌,炮鳖乱裙介。小儿哇不美,鼠壤有余嘬。可贵生于少,古来食共噫。尚想高将军,五溪无人采。

  • 《还韦度支韶程集》

    岭南为郡带名曹,万里江山兴咏饶。皇宋声诗归雅正,有唐门地本逍遥。雪霜思苦虽侵鬓,金紫恩深已佩腰。旧草满囊胜薏苡,几联乘醉写芭蕉。进来圣主回天眷,抄逐蛮僧过海潮。何事曹南得披览,韶程风什似闻韶。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