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寄蜀二首》

盗隔枝江远,人来蜀道稀。
乱离非复昔,富贵不如归。
戎马心何壮,家山愿莫违。
阿圆从小慧,解叹白云飞。

作者介绍

刘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彦沖,号病翁,崇安(今属福建)人。韐仲子。以荫补承务郎,辟爲真定府幕属。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通判兴化军(本集卷五《送张当世序》)。后以疾退居故乡屏山,学者称爲屏山先生,朱熹尝从其问学。绍兴十七年卒,年四十七。遗着由其子玶编爲《屏山集》二十卷,胡宪爲之序,朱熹跋。《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刘子翚诗,以明正德七年刘泽刻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十八年李廷钰秋柯草堂刊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寄蜀二首》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刘子翚。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寄托思念之情(一)
由于盗贼的阻隔,枝江遥远,很少有人经过蜀道。
乱离的世道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平稳,富贵荣华并不如回归故乡。
战马奔腾的心情是何等豪壮,但愿我家山的愿望不要违背。
阿圆从小就聪明伶俐,我无法不叹息白云飞舞的景象。

寄托思念之情(二)
因为盗贼的阻隔,枝江遥远,很少有人经过蜀道。
乱离的世道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平稳,富贵荣华并不如回归故乡。
战马奔腾的心情是何等豪壮,但愿我家山的愿望不要违背。
阿圆从小就聪明伶俐,我无法不叹息白云飞舞的景象。

诗意和赏析:
这两首诗以寄托思念之情为主题,表达了作者身处异乡的遥远和思念故乡的情感。在盗贼的干扰下,枝江遥远,很少有人经过蜀道,使得作者与家乡的距离变得更加遥远。乱离的时代已经不复当初的平稳,作者明白富贵并不如回归故乡的安宁与宁静。

诗中描绘了战马奔腾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家山的无限思念和渴望,希望家山的愿望不受干扰,不违背自然的本愿。阿圆是一个聪明伶俐的人物,与作者有着特殊的情感联系,作者无法不感叹白云飞舞的美景,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无限遐想和思绪的纷飞。

通过这首诗,作者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安宁宁静生活的向往。战乱的世道使得人们疲惫不堪,富贵并不能带来内心的安宁与满足。诗人以家乡和家山的愿望为中心,展现了对故土的深情厚意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境况的不满和对战乱带来的困扰的思考。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抒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题戚子云五云图》

    身在山中不见山,却因远看更孱颜。煌煌三秀如堪采,拂石眠云未忍还。

  • 《深春》

    啾啾冻草群飞雀,袅袅高林独啸猿。忽忆淮南春意动,早梅池馆断鸿天。

  • 《端午内中帖子词·太上皇后阁》

    池边草色迎人绿,庭下榴花照地红。晓献瑶觞千万寿,鸣梢声入宝慈宫。

  • 《次韵周长官寿星院同饯鲁少卿》

    琉璃百顷水仙家,风静湖平响钓车。寂历疏松欹晚照,伶俜寒蝶抱秋花。困眠不觉依蒲褐,归路相将踏桂华。更著纶巾披鹤氅,他年应作画图夸。

  • 《奉和圣制野次喜雪应制》

    寒更玉漏催,晓色御前开。泱漭云阴积,氤氲风雪回。山知银作瓮,宫见璧成台。欲验丰年象,飘摇仙藻来。

  • 《登安陆西楼》

    楼上华筵日日开,眼前人事只堪哀。征车自入红尘去,远水长穿绿树来。云雨暗更歌舞伴,山川不尽别离杯。无由并写春风恨,欲下郧城首重回。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