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次韵朱乔年送山老住三峰二首》

平生耳裹三峰寺,况识峰头新主人。
借我一筇扶病去,月林松吹度纶巾。

作者介绍

刘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彦沖,号病翁,崇安(今属福建)人。韐仲子。以荫补承务郎,辟爲真定府幕属。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通判兴化军(本集卷五《送张当世序》)。后以疾退居故乡屏山,学者称爲屏山先生,朱熹尝从其问学。绍兴十七年卒,年四十七。遗着由其子玶编爲《屏山集》二十卷,胡宪爲之序,朱熹跋。《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刘子翚诗,以明正德七年刘泽刻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十八年李廷钰秋柯草堂刊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次韵朱乔年送山老住三峰二首》是宋代刘子翚创作的诗词。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三峰寺的深厚感情和对新主人的赞美,描绘了作者借助拄杖病体前往三峰寺的情景,以及在月光下听风吹拂松树声音的愉悦。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平生耳裹三峰寺,
况识峰头新主人。
借我一筇扶病去,
月林松吹度纶巾。

这首诗意味深长,通过描写三峰寺和新主人,展现了作者对此地的熟悉和亲近之情。作者借用拄杖作为辅助工具,勉力前行,表达了自己对探访三峰寺的渴望和决心。在月光的照耀下,松树被微风吹拂,发出悦耳的声音,让人心旷神怡。

这首诗通过具体描写和形象细腻的语言,传递了作者对山寺的喜爱与向往之情。同时,诗中所表现的借杖扶病、月光照耀的情景,也暗示了作者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依然坚持追求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展现了一种深深的意志力和顽强的精神。

这首诗的赏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山寺之美:诗中描绘的三峰寺给人以宁静祥和的感觉,通过平生耳裹和识峰头新主人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山寺的深厚感情和对新主人的认同与赞美。

2. 拄杖扶病:诗中的借我一筇扶病去表达了作者身体的不适,但他依然坚持前行,表现出他对信仰和追求的坚持和决心。

3. 月光松吹:诗中的月林松吹度纶巾一句,通过描写月光下松树受风吹拂的声音,给人带来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展示了作者在山寺中感受到的美好和愉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具体的描写和细腻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山寺的深情厚意和对追求的坚持,同时也传递了一种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闻莺怀邹继甫》

    旭日高槐啼欲断,午风深竹弄还长。莫言绝域如天外,犹有莺声似省廊。

  • 《渔父词(灵云)》

    急雨颠风花信早。枝枝叶叶春俱到。何待小桃方悟道。休迷倒。出门无限青青草。根不覆藏尘亦扫。见精明树唯心造。试借疑情看白皂。回头讨。灵云笑杀玄沙老。

  • 《凫》

    飒沓睢阳涘,浮游汉水隈。钱飞出井见,鹤引入琴哀。李陵赋诗罢,王乔曳舄来。何当归太液,翱集动成雷。

  • 《出塞》

    侠客重恩光,骏马饰金装。瞥闻传羽檄,驰突救边荒。转战磨笄地,横行戴斗乡。将军占太白,小妇怨流黄。騕褭青丝骑,娉婷红粉妆。一春莺度曲,八月雁成行。谁堪坐秋思,罗袖拂空床。

  • 《砌下黄菊暮秋始开为赋此篇》

    小栏培土待重阳,雨洗金钱未肯忙。终藉九秋扶正色,谁能三嗅为清香。陶潜属意空诗好,胡广随缘却寿长。古昔风流无处问,碎花浮泛一尊黄。

  • 《杨花词三首》

    苦恨红梅结子,生憎榆荚悠悠。解送十分春色,能添万斛新愁。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