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汴京纪事二十首》

空嗟覆鼎误前朝,骨配人间骂未销。
夜月池台王傅宅,春风杨柳太师桥。

作者介绍

刘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彦沖,号病翁,崇安(今属福建)人。韐仲子。以荫补承务郎,辟爲真定府幕属。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通判兴化军(本集卷五《送张当世序》)。后以疾退居故乡屏山,学者称爲屏山先生,朱熹尝从其问学。绍兴十七年卒,年四十七。遗着由其子玶编爲《屏山集》二十卷,胡宪爲之序,朱熹跋。《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刘子翚诗,以明正德七年刘泽刻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十八年李廷钰秋柯草堂刊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汴京纪事二十首》是宋代刘子翚所创作的一组诗词。以下是对该组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汴京纪事二十首》中的第一首诗词描绘了覆鼎之悲,表达了对前朝的遗憾。诗中的"空嗟覆鼎误前朝"意味着覆鼎一事给前朝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错误。"骨配人间骂未销"表明这个错误至今仍被人们所诟病。整首诗以夜月下的池台、王傅宅和春风中的杨柳、太师桥作为背景,通过描写这些景物来衬托出前朝的悲痛和遗憾。

这首诗词通过对覆鼎之事的追忆,表达了作者对前朝的思念和忧伤之情。覆鼎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仪式,象征着统治者的权力和地位。覆鼎之后,前朝的兴盛和荣耀都化为泡影,给国家和百姓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诗中的"骨配人间骂未销"意味着人们对这个错误的指责和不满依然存在,前朝的汴京已不再是昔日的繁华之地。

诗中所描绘的夜月池台、王傅宅、春风杨柳和太师桥,是对汴京昔日繁荣景象的回忆和寄托。夜月下的池台和王傅宅,曾是前朝权贵之人的居所,而如今已荒废残破,令人唏嘘。春风中的杨柳和太师桥,则是汴京昔日的景观,也曾见证了前朝的辉煌。通过对这些景物的描写,诗词给读者带来了对过去辉煌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总之,《汴京纪事二十首》这组诗词以对前朝覆鼎之事的悲愤和对昔日辉煌的追忆为主题,通过描写汴京的景物和氛围,表达了作者对前朝的思念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这些诗词以其深邃的意境和凄凉的情感,展现了宋代社会的变迁和作者对历史的思考。

  • 《登蜀阜二首》

    西风吹步上云衢,万竹深围一草庐。分付儿童勿轻剪,蜀溪风月正关渠。

  • 《挽伯父二首》

    白发儿随母,苍颜弟对兄。四休元易足,一笑更何营。论事丝弦直,存心镜面平。德人今已矣,谁与嗣乡评。

  • 《喜雨诗》

    祷旱何妨抵死求,分明在处有神湫。只消一念精诚格,立使风雷布九州。

  • 《绍兴祀九宫贵神十首》

    灵鉴匪远,诚心肃祗。是孙是享,俎实孔时。礼行乐奏,肸乡是期。云车风马,神其燕娭。

  • 《王羲之》

    人物风流世所推,操持议论每清奇。自量才位难牟弟,故乞馀年请代之。

  • 《斋宿净明寺小饮易安斋口占》

    净明斋宿近初庚,西蜀东吴一世英。行径九盘山荦确,流泉百折玉琮琤。频飞兕斝颜俱渥,细听犀谈座为倾。觞咏直多幽兴足,未应不饮似公荣。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