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郭心易清,看山眼难饱。
疏疏水中梅,残雪相与好。
岁华云已晚,官况良自笑。
日暮城东门,霜风动衰草。
韩元吉(一一一八~?),字无咎,号南涧翁,祖籍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南渡后居信州上饶(今属江西),维玄孙,淲父。早年尝师事尹焞,初与从兄元龙试词科不利,后举进士,爲南剑州主簿。高宗绍兴二十八年(一一五八),知建安县。孝宗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爲江南东路转运判官(《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后出入中外,两知婺州,一知建宁府等,入朝爲中书舍人、大理少卿、龙图阁学士、吏部侍郎等,中间曾出使金国。官至吏部尚书、颍川郡公。晚年退居信州,淳熙十三年(一一八六)尚存世。有《南涧甲乙稿》七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 韩元吉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涧甲乙稿》爲底本,校以武英殿聚珍本(简称聚珍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岩泉道中》是宋代诗人韩元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出城门,心情变得轻松,
看着远山,眼睛无法满足。
水中的梅花稀稀落落,
残留的雪与之相映,相得益彰。
岁月已经渐晚,
官职却让我自嘲笑。
太阳下山,城东的大门,
寒霜吹动着凋零的草叶。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出城门外的景色和诗人的心情,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以及对官场的冷嘲热讽。诗人在出城门之后感受到一种轻松和解脱,远眺山景时却发现眼前的美景无法让他满足。他注意到水中的梅花稀疏而雪花则显得残留,二者形成了一种美丽的对比。随着岁月的流逝,诗人意识到自己的年华已经渐渐老去,而官职却并未有所提升,因此他自嘲地笑了笑。最后,诗人描述了太阳下山时城东门的景象,寒霜吹动着凋零的草叶,暗示着岁月的无情和人事的冷落。
赏析:
《岩泉道中》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并透过对自己官场经历的嘲讽,表达了对现实的反思和不满。整首诗以景写情,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
在表达景物方面,诗人以简洁明了的词句勾勒出山水景色,水中的梅花和残雪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同时,诗人对景物的描写也蕴含着对岁月流逝和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短暂性的思考。
在情感方面,诗人通过对官场的嘲讽和自嘲,抒发了对官场的失望和对自身境遇的无奈。他在官场中度过了许多年华,但官职却没有得到提升,这使他感到无奈和自嘲。整首诗通过对官场和自然景物的对比,呈现出一种对现实的冷嘲热讽和对自由的向往。
《岩泉道中》以简练而有力的语言,抒发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现实的思考,展现了他对官场和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意蕴含深远,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借景抒发个人情感,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动态和对人生的思索。
日日闲车马,谁来访此身。一门兼鹤静,四院与僧邻。雨室墙穿溜,风窗笔染尘。空馀气长在,天子用平人。故国有如梦,省来长远游。清晨起闲院,疏雨似深秋。宿寝书棱叠,行吟杖迹稠。天晴岂能出,春暖未更裘。
欲觅龙潭何处是,青山影里见浮图。红蕖映日真花藏,碧水涵天莹玉壶。已放源流通北海,未饶风物说西湖。待中庵外多闲地,容我他年卜筑无。
之子违离久,前宵梦见之。秋蛇开侧理,晓鹊啅疎篱。歆秀何时改,郊痒更问为。有言今赘矣,暗里自应知。
推起篷窗抱月眠,三三两两柳边船。不须听说文王事,孤负渔竿八十年。
灵谷神仙宅,言归肆目新。山光远如画,秋色老于人。世俗棋争劫,人心海变尘。功成思范蠡,湖上一间身。
潘岳一篇秋兴,李成八幅寒林。舍北偶然倚杖,尽见古人用心。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