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眼文书细作行,昏昏愁卧雪穿廊。
何人恰弄风前备,错认梅花到枕旁。
韩元吉(一一一八~?),字无咎,号南涧翁,祖籍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南渡后居信州上饶(今属江西),维玄孙,淲父。早年尝师事尹焞,初与从兄元龙试词科不利,后举进士,爲南剑州主簿。高宗绍兴二十八年(一一五八),知建安县。孝宗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爲江南东路转运判官(《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后出入中外,两知婺州,一知建宁府等,入朝爲中书舍人、大理少卿、龙图阁学士、吏部侍郎等,中间曾出使金国。官至吏部尚书、颍川郡公。晚年退居信州,淳熙十三年(一一八六)尚存世。有《南涧甲乙稿》七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 韩元吉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涧甲乙稿》爲底本,校以武英殿聚珍本(简称聚珍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夜雪》是宋代诗人韩元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伴眼文书细作行,
昏昏愁卧雪穿廊。
何人恰弄风前备,
错认梅花到枕旁。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下雪的场景,诗人在寂静的夜晚中感到孤寂和忧愁。他躺在穿廊之上,凝视着雪花,心情沉重。然而,他却发现有人在雪中玩耍,不小心将梅花带到了他的枕边,引发了他的思考和感慨。
赏析:
这首诗通过冷冽的夜雪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孤独和忧愁之情。诗中的诗人寂寞地躺卧在穿廊上,目光凝视着雪花飘落的景象,这种景象与他心中的孤独和忧愁相呼应。雪花的纷飞与诗人内心的凄凉形成鲜明的对比,加深了诗人的忧愁之感。
然而,诗人在观察雪花的过程中,意外地发现有人在雪中玩耍。这个人或许是一位孩子或者是一位无忧无虑的人,他在雪中嬉戏,不经意地将梅花带到了诗人的枕边。这一情节给诗人带来了思考和感慨。他意识到自己对于梅花的期待和珍视,可能只是一种错觉或误解。这种错认也让诗人更加感到自己的孤独和忧愁。
整首诗通过对夜雪场景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的情感反应,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孤独与忧愁。诗中的意象和情感交融,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共鸣。这首诗词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凝聚了宋代诗人对于人生和世界的思考。
日日闲车马,谁来访此身。一门兼鹤静,四院与僧邻。雨室墙穿溜,风窗笔染尘。空馀气长在,天子用平人。故国有如梦,省来长远游。清晨起闲院,疏雨似深秋。宿寝书棱叠,行吟杖迹稠。天晴岂能出,春暖未更裘。
欲觅龙潭何处是,青山影里见浮图。红蕖映日真花藏,碧水涵天莹玉壶。已放源流通北海,未饶风物说西湖。待中庵外多闲地,容我他年卜筑无。
之子违离久,前宵梦见之。秋蛇开侧理,晓鹊啅疎篱。歆秀何时改,郊痒更问为。有言今赘矣,暗里自应知。
推起篷窗抱月眠,三三两两柳边船。不须听说文王事,孤负渔竿八十年。
灵谷神仙宅,言归肆目新。山光远如画,秋色老于人。世俗棋争劫,人心海变尘。功成思范蠡,湖上一间身。
潘岳一篇秋兴,李成八幅寒林。舍北偶然倚杖,尽见古人用心。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