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近春临雪意迟,褰衣敢惮走灵祠。
夜听小雨犹倾耳,晓看群山顿展眉。
好句悬知得冰柱,香醪试为压羔儿。
便应风月台中客,不减梁园赋就时。
韩元吉(一一一八~?),字无咎,号南涧翁,祖籍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南渡后居信州上饶(今属江西),维玄孙,淲父。早年尝师事尹焞,初与从兄元龙试词科不利,后举进士,爲南剑州主簿。高宗绍兴二十八年(一一五八),知建安县。孝宗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爲江南东路转运判官(《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后出入中外,两知婺州,一知建宁府等,入朝爲中书舍人、大理少卿、龙图阁学士、吏部侍郎等,中间曾出使金国。官至吏部尚书、颍川郡公。晚年退居信州,淳熙十三年(一一八六)尚存世。有《南涧甲乙稿》七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 韩元吉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涧甲乙稿》爲底本,校以武英殿聚珍本(简称聚珍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和同僚贺雪应祈》是宋代诗人韩元吉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腊近春临雪意迟,
冬季接近尾声,春天即将到来,雪意渐迟。
褰衣敢惮走灵祠。
我敢褪下厚衣,不怕前去拜祭灵祠。
夜听小雨犹倾耳,
夜晚聆听细雨,耳朵仍然聚精会神倾听。
晓看群山顿展眉。
黎明时分观看群山,它们瞬间展开眉头,显得威严壮观。
好句悬知得冰柱,
优美的诗句悬浮在我脑海,就像冰柱一样清晰冷艳。
香醪试为压羔儿。
我尝试用美酒来压制我内心的激动。
便应风月台中客,
这样的诗句正适合在风月台上陈设,等待客人的赏识。
不减梁园赋就时。
即使与梁园的辞章相比,也不会失色。
这首诗以冬雪为背景,描绘了作者在寒冷的冬季感受到即将来临的春天,以及他对诗词创作的热情和追求。诗中的雪意迟迟不散,象征着冬季的持久和艰辛。作者敢于褪下厚衣,前去拜祭灵祠,表现了他对传统文化和精神信仰的敬仰和执着。
诗中的夜晚细雨和黎明时分的群山给人以宁静和壮美的画面,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他将这些美景与诗句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思绪的流转和灵感的迸发。
诗的最后两句提到了风月台和梁园赋,风月台是指诗人创作诗文的场所,而梁园赋则是指古代文人的辞章作品。作者自信地表示,自己的诗句即使与优秀的辞章相比也不会逊色,展现了他对自己才华的自豪和自信。
整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诗词创作的热爱,以及对传统文化和文学的敬仰。通过描绘冬雪、夜雨和群山等景物,作者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热情和追求。这首诗词既有自然景物的描绘,又融入了对诗词艺术的思考,具有鲜明的宋代文学特色。
今日到桐庐,登堂拜寿母。□□□□□,□□□□□。人间富豪儿,吾事弗如汝。汝纵□□□,□□□□□。□□□□□,□□□□□。
石,石,阴黑,阳白。岸胚胎,山骨骼。天地鎔铸,鬼神刻画。鲲鲵张怒眼,虎兕交斗额。敲如温玉声清,洗似精钢色碧。花边矹尔尽奇品,林下礴然无俗格。冰霜惨冽坚操不移,尘土昏冥孤标自隔。峣矹独立见到侍中家,磊落群居在牛丞相宅。昔时大士常命汝曰听徒,今日衰翁且对君为佳
醉日昔闻都下酒,何如今喜折新茶。不堪病渴仍多虑,好向灉湖便出家。
茅屋三间书掩扉,遮藏足得讼前非。雨馀燕踏竹梢下,风动蝶随花片飞。闲自钩帘通野色,时因酌酒见玄机。思乡化作身千亿,底事柳侯深念归。
陇头水,千古不堪闻。生归苏属国,死别李将军。细响风凋草,清哀雁落云。
澹景微阴正送梅,幽人逃暑瘿楠杯。水花移得和鱼子,山蕨收时带竹胎。啸馆大都偏见月,醉乡终竟不闻雷。更无一事唯留客,却被高僧怕不来。佳树盘珊枕草堂,此中随分亦闲忙。平铺风簟寻琴谱,静扫烟窗著药方。幽鸟见贫留好语,白莲知卧送清香。从今有计消闲日,更为支公置一床。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