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望涵山,一塔白云里。
东西互迎送,目尽三十里。
下有布金园,轩窗面流水。
上人富愿力,物物尽经始。
庄严万人缘,功就只弹指。
空斋了无事,鸣琴对清泚。
游鱼应朱弦,万籁入流徵。
我来不忍去,一听赏幽耳。
雨余新月上,云物纷可喜。
莫作箕山吟,秋风坐中起。
韩元吉(一一一八~?),字无咎,号南涧翁,祖籍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南渡后居信州上饶(今属江西),维玄孙,淲父。早年尝师事尹焞,初与从兄元龙试词科不利,后举进士,爲南剑州主簿。高宗绍兴二十八年(一一五八),知建安县。孝宗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爲江南东路转运判官(《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后出入中外,两知婺州,一知建宁府等,入朝爲中书舍人、大理少卿、龙图阁学士、吏部侍郎等,中间曾出使金国。官至吏部尚书、颍川郡公。晚年退居信州,淳熙十三年(一一八六)尚存世。有《南涧甲乙稿》七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 韩元吉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涧甲乙稿》爲底本,校以武英殿聚珍本(简称聚珍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梵隆大师乞诗隆能琴阮为鼓数行》是宋代韩元吉的一首诗。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扁舟望涵山,一座白云中。
东西互相迎,目送三十里。
下有布金园,轩窗对流水。
上人富愿力,物物皆经始。
庄严万人缘,功在一瞬间。
空斋无所事,鸣琴对清泚。
游鱼应朱弦,万籁入流徵。
我来不忍去,一听赏幽耳。
雨余新月上,云物纷可喜。
莫作箕山吟,秋风坐中起。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座山上的景色和情感体验。诗人乘坐小舟远望涵山,看到一座塔楼耸立在白云之中。东西两侧的景物相互迎接,诗人的目光追随这美景数十里。山下是一片布满金色花朵的园林,房屋窗户面对着流水。山上的僧人富有愿力,将一切事物都视作经验的开始。这个地方充满了庄严的氛围和万物的缘分,功德在瞬间就能实现。在安静的禅房中,诗人无所事事,弹奏着琴声与清泚的声音相呼应。游动的鱼儿似乎应和着琴弦的声音,万籁入流徵。诗人来到这里后舍不得离去,只是静静地聆听着这幽雅的声音。雨停后,新月升起,云彩纷纷,令人心生喜悦。诗人告诫自己不要像箕山那样吟唱,而是要坐在这秋风中激发创作灵感。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水的景色和禅修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感悟和对心灵宁静的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通过山、云、水、园林、琴声等元素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一幅宁静、美丽的画卷。诗人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禅修境界的向往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其始,富有愿力的人能够体验到事物的真正意义。诗人通过描绘琴声与清泚相呼应、万籁入流徵的场景,表达了对自然声音与艺术的融合与共鸣的追求。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于美好、宁静、与自然融合的向往,倡导人们在繁忙的现实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山水禅修的景象,表达了对内心宁静和美好的向往。它既是一幅山水画卷,又是一种心灵的寄托,让读者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与美好。它鼓励人们在喧嚣的世界中寻求内心的宁静,通过欣赏自然、沉浸于艺术和音乐中,找到心灵的慰藉和满足。
云头灰冷,金彝熏透茜罗衫。可人犹带,紫陌青门,珠泪斑斑。自恨移根无宿土,红姿减、绿意阑珊。有谁知我,花明眼暗,如雾中看。
今日见此山,明日见此山。有时或不见,乃在云雾间。世事亦如此,反覆多阻艰。阴晦待其晴,山色终当还。俗诮勿与竞,誓死保此间。
弥月穷山雨,昏昏气蔽天。南荣初见日,万瓦已生烟。节物惊残腊,欢期减去年。愁来搔短发,对酒且陶然。
大唐丞相宋广平,文章事业昭汗青。心肠耿耿磨铁石,赋梅赋得梅花情。嗟哉梅花太清苦,不与杏桃同媚妩。空山岁晚人迹稀,纵有清香为谁吐?蓬莱太守丞相孙,爱梅亦与梅与邻。冰雪满怀不染尘,坐令阴谷回阳春。罗浮山远云水隔,玛瑙玻璃霜月白。南枝潇洒北枝清,野草闲花惊德色。
日日携壶坐钓矶,眼看门外软红飞。已无游骑寻芳事,却访幽人入翠微。石磴欲青春雨足,酒炉初冷絮花稀。悠然自解登临意,十里香风一棹归。
烟收湘渚秋江静,蕉花露泣愁红。五云双鹤去无踪。几回魂断,凝望向长空翠竹暗留珠泪怨,闲调宝瑟波中。花鬟月鬓绿云重。古祠深殿,香冷雨和风。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