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朱元晦清湍亭》

青山足佳游,远睇欲无路。
稍寻绝涧入,始辨云间树。
泉声若招客,倚杖得夷步。
惊湍泻乱石,激激有清趣。
风微鸟哢幽,日彻鱼影聚。
居然鱼鸟乐,正欠幽人住。
野僧岂忘机,作亭以兹故。
因君赋新诗,我亦梦其处。

作者介绍

韩元吉(一一一八~?),字无咎,号南涧翁,祖籍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南渡后居信州上饶(今属江西),维玄孙,淲父。早年尝师事尹焞,初与从兄元龙试词科不利,后举进士,爲南剑州主簿。高宗绍兴二十八年(一一五八),知建安县。孝宗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爲江南东路转运判官(《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后出入中外,两知婺州,一知建宁府等,入朝爲中书舍人、大理少卿、龙图阁学士、吏部侍郎等,中间曾出使金国。官至吏部尚书、颍川郡公。晚年退居信州,淳熙十三年(一一八六)尚存世。有《南涧甲乙稿》七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 韩元吉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涧甲乙稿》爲底本,校以武英殿聚珍本(简称聚珍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朱元晦清湍亭》是宋代韩元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青山足佳游,
远望似无路。
稍寻绝涧入,
初见云间树。

泉声如邀客,
倚杖得怡步。
惊湍泻乱石,
激激有清趣。

微风鸟嘤幽,
阳光照鱼影。
居然鱼鸟欢,
正缺幽人住。

野僧何忘机,
建亭为此故。
因君赋新诗,
我亦梦其处。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名为朱元晦清湍亭的景点。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文氛围,表达了对清幽山水的赞美,以及对幽居生活的向往。

赏析:
诗的开篇,诗人直接点明了主题,称赞这片青山作为游览胜地的优越之处。然而,远望之下,山势陡峭,似乎没有可行之路,增加了游览的神秘感。

接着,诗人稍微寻找,终于发现了一条通向深谷的小径,这时才能辨别出云间的树木,景色更加清晰了。

泉水的声音仿佛在邀请着游客,诗人依靠着手杖,踱着轻松的步伐。湍急的溪流冲刷着石头,激起一阵阵清新的趣味。

微风吹拂,鸟儿在幽静处鸣叫,阳光透过水面照射下来,鱼儿的影子在水中聚集。这里鱼和鸟儿都在欢乐,只是缺少一个幽居的人来赏玩。

诗的末尾,诗人提到了野僧,这表明这座亭子是为了纪念某位僧人而建造的,野僧并没有忘记这个地方的意义。因为有了你的诗作,我也能够梦见这个地方。

整首诗通过描绘山水景色,展示了山水之间的幽静和美丽,同时也表达了对幽居生活的向往。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相结合,使诗词更具意境和感染力。

  • 《和乐天为张建封侍儿盼盼作仍继五篇》

    黄金不惜买蛾眉,拣得如花四五枝。撒手行时无畦碍,更无一物可相随。

  • 《再和》

    煌煌六世学,兀兀门亦专。耕道宜有秋,而我适旱乾。疏鬓日月迈,破衣霜雪单。谁谓四海宽,已觉一饱难。失计堕簿领,署判手为酸。皇家挈天纲,昨下如纶言。冷眼看匠手,雌黄英俊间。华堂玉尘动,绣帘香鸭残。为国得一人,可使天下字。当时呼画师,我愧宁不然。策勋径投笔,守志

  • 《春帖子词》

    草木渐知春,萌芽处处新。从今八千岁,合抱是灵椿。

  • 《读魏鹤山先生渠阳集五首》

    投荒弥远凶徒炽,出督清之狡计行。得柄欺君例如此,国亡徒剩正人名。

  • 《欲入山访参寥预令探梅》

    谁作东州客,支公合往还。想无诗外事,聊辍定中閒。拂石须相憩,留云欲共攀。为寻梅发处,先过向南山。

  • 《次韵彦高暮春书事》

    平生漫浪老清晖,却埽丘园属少微。世乱伤心青眼旧,天涯流泪白云飞。羁愁只忆中山酒,贫病长悬子夏衣。泽畔行吟谁念我,祗应形影自相依。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