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灯花暗,今晨雨意深。
残花惟有叶,新笋已成林。
未办扶头饮,聊为拥鼻吟。
兴阑幽梦断,檐际足清音。
韩元吉(一一一八~?),字无咎,号南涧翁,祖籍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南渡后居信州上饶(今属江西),维玄孙,淲父。早年尝师事尹焞,初与从兄元龙试词科不利,后举进士,爲南剑州主簿。高宗绍兴二十八年(一一五八),知建安县。孝宗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爲江南东路转运判官(《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后出入中外,两知婺州,一知建宁府等,入朝爲中书舍人、大理少卿、龙图阁学士、吏部侍郎等,中间曾出使金国。官至吏部尚书、颍川郡公。晚年退居信州,淳熙十三年(一一八六)尚存世。有《南涧甲乙稿》七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 韩元吉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涧甲乙稿》爲底本,校以武英殿聚珍本(简称聚珍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听雨》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韩元吉。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昨夜灯花暗,
今晨雨意深。
残花惟有叶,
新笋已成林。
未办扶头饮,
聊为拥鼻吟。
兴阑幽梦断,
檐际足清音。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夜的情景。诗人回忆起昨夜,灯花昏暗,而今晨的雨意更加浓厚。只有残花的叶子还残留着,而新生的竹笋已经长成了一片竹林。诗人未能准备好扶头饮酒,只好随意吟咏,以此来满足内心的情感。然而,这种兴致在天亮时就被打断了,只剩下檐际上清脆的雨声。
赏析:
《听雨》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个雨夜的景象,并通过雨夜的静谧和诗人内心的情感反映出诗人的心境。诗人通过对灯花、雨意、残花和新笋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淡雅的意境。这首诗词以雨夜作为背景,通过描写细腻的形象,呈现出诗人的情感体验。在雨夜的静谧中,诗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感慨,同时也抒发了对生命蓬勃生长的喜悦之情。诗人的内心交织着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这种情感的转变通过对灯花和竹笋的对比得以体现。最后,诗人的情感被檐际上清脆的雨声所打断,这种突然的转折给整首诗增添了一丝诗意的张力。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个雨夜中诗人内心情感的流动和变化,展示了宋代诗人淡雅的写作风格和对自然景物的敏感表达。
拂霞疑电落,腾虚状写虹。屈伸烟雾里,低举白云中。纷披乍依迥,掣曳或随风。念兹轻薄质,无翅强摇空。
一亭飞出层霄,昔人似为登高办。双眸千里,茫茫宇宙,滔滔江汉。一片秋光,青山红树,断云斜雁。想人生尘世,难逢开口,但酬节、何多汉。细数年年今日,误清欢、半因羁宦。迩来心事,无惭猿鹤,更齐鹏*。华发新添,黄花任笑,乌纱频岸。且一尊倾倒,不须醉后,把茱萸看。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朝廷无事君臣乐,花柳多情殿阁春。不觉胡雏心暗动,绮罗翻作坠楼人。
两本新图宝墨香,樽前独唱小秦王。为君翻作归来引,不学阳关空断肠。
渑池城郭半遗基,无限春愁挂落晖。柳渡风轻花浪绿,麦田烟暖锦鸡飞。相如忠烈千秋断,二主英雄一梦归。莫道新亭人对泣,异乡殊代也沾衣。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