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龄著足道家山,壮岁升华玉笋班,千里麾符才假手,几年香火竟投閒。
诗书坐命名家声大,簪绂谁令寿历悭。
太傅功名有遗恨,鵷雏凋落泪频潸。
韩元吉(一一一八~?),字无咎,号南涧翁,祖籍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南渡后居信州上饶(今属江西),维玄孙,淲父。早年尝师事尹焞,初与从兄元龙试词科不利,后举进士,爲南剑州主簿。高宗绍兴二十八年(一一五八),知建安县。孝宗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爲江南东路转运判官(《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后出入中外,两知婺州,一知建宁府等,入朝爲中书舍人、大理少卿、龙图阁学士、吏部侍郎等,中间曾出使金国。官至吏部尚书、颍川郡公。晚年退居信州,淳熙十三年(一一八六)尚存世。有《南涧甲乙稿》七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 韩元吉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涧甲乙稿》爲底本,校以武英殿聚珍本(简称聚珍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杨待制挽词》是宋代诗人韩元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妙龄著足道家山,
年轻的杨待制脚踏在道家的山上,
壮岁升华玉笋班,
在壮年时,他的才华如同玉笋一般蓬勃发展,
千里麾符才假手,
他被任命为千里之外的边防将领,
几年香火竟投閒。
然而几年过去,他的功绩却被人遗忘。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名叫杨待制的年轻人,他在壮年时才华横溢,被任命为重要的官职。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功绩渐渐被遗忘,他的辉煌成就不再被人所重视。诗中表达了韩元吉对功名利禄浮云的看法,以及岁月无情,人事如梦的主题。
赏析:
这首诗以杨待制为主角,通过描写他的经历和遭遇,呈现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诗中运用了富有想象力的意象,如"妙龄著足道家山"、"壮岁升华玉笋班"等,表达了杨待制在年轻时的骄人才华和前途无量。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功名和辉煌逐渐消退,最终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这种转折和沉寂给人一种深深的唏嘘之感。
通过描写杨待制的遭遇,韩元吉在诗中表达了对功名富贵的无常和虚幻的观察。他提醒人们珍惜当下,不要过于追逐名利,因为时间会冲淡一切,让辉煌的成就最终变得无足轻重。整首诗以悲怆和无奈的情绪贯穿始终,通过对人生的反思,呈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邃思考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杨待制的描写,抒发了对功名富贵虚幻性的思考,以及人生无常和岁月流转的主题,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情感共鸣。
拂霞疑电落,腾虚状写虹。屈伸烟雾里,低举白云中。纷披乍依迥,掣曳或随风。念兹轻薄质,无翅强摇空。
一亭飞出层霄,昔人似为登高办。双眸千里,茫茫宇宙,滔滔江汉。一片秋光,青山红树,断云斜雁。想人生尘世,难逢开口,但酬节、何多汉。细数年年今日,误清欢、半因羁宦。迩来心事,无惭猿鹤,更齐鹏*。华发新添,黄花任笑,乌纱频岸。且一尊倾倒,不须醉后,把茱萸看。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朝廷无事君臣乐,花柳多情殿阁春。不觉胡雏心暗动,绮罗翻作坠楼人。
两本新图宝墨香,樽前独唱小秦王。为君翻作归来引,不学阳关空断肠。
渑池城郭半遗基,无限春愁挂落晖。柳渡风轻花浪绿,麦田烟暖锦鸡飞。相如忠烈千秋断,二主英雄一梦归。莫道新亭人对泣,异乡殊代也沾衣。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