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挽任谏议词二首》

凛凛诤臣节,恂恂循吏名。
世嗟阳谏议。
人忆谢宣城。
优诏才三接,嘉言未一行。
清霜数行泪,岂为故人倾。

作者介绍

韩元吉(一一一八~?),字无咎,号南涧翁,祖籍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南渡后居信州上饶(今属江西),维玄孙,淲父。早年尝师事尹焞,初与从兄元龙试词科不利,后举进士,爲南剑州主簿。高宗绍兴二十八年(一一五八),知建安县。孝宗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爲江南东路转运判官(《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后出入中外,两知婺州,一知建宁府等,入朝爲中书舍人、大理少卿、龙图阁学士、吏部侍郎等,中间曾出使金国。官至吏部尚书、颍川郡公。晚年退居信州,淳熙十三年(一一八六)尚存世。有《南涧甲乙稿》七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 韩元吉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涧甲乙稿》爲底本,校以武英殿聚珍本(简称聚珍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挽任谏议词二首》是宋代文学家韩元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挽任谏议词二首

凛凛诤臣节,恂恂循吏名。
世嗟阳谏议,人忆谢宣城。
优诏才三接,嘉言未一行。
清霜数行泪,岂为故人倾。

译文:
挽任谏议词二首

正直的忠臣节操高洁,恭敬的官员品德端正。
世人称颂阳谏议,人们怀念谢宣城。
优秀的诏令屡次传达,美好的言论还未付诸实践。
冷霜凝结成几行泪水,难道是为了故人而倾泻。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任谏议的挽歌之情。任谏议是宋代时期的官员,他们以正直、忠诚而著称,他们的忠诚和正直令人敬佩。然而,他们的建言往往被忽视或未能得到实施,使得他们的努力和智慧付之东流。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任谏议的怀念和敬意,也对他们的遭遇感到痛心和惋惜。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任谏议的形象和境遇。通过对凛凛诤臣节和恂恂循吏名的描绘,诗人展现了任谏议们的正直和品德。同时,他们的努力却常常被忽视,他们的建议未能得到实施,这种情况令人遗憾。诗人运用了清霜数行泪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情况的痛心和不舍。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对忠臣的敬佩和对时代现实的思考。

  • 《剡溪》

    东山山下海潮通,一片江流出镜中。度岭拾薪歌稚子,和烟牧犊走村翁。千年桥锁高人迹,百丈岩垂烈女风。此去天台知几许,桃花深处失西东。

  • 《失题(此卢纶诗,题作赴虢州留别故人)》

    世故相逢各未闲,百年多在别离间。昨夜秋风今夜雨,不知何处入空山。

  • 《杂赋》

    海上鱼盐聚,烟中鸡犬声。耕农叱牛去,醉叟策驴行。歛薄民差乐,烽消盗略平。悠然憩松下,我亦有幽情。

  • 《望夫石》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上头日日风复雨。(上头 一作:山头)行人归来石应语。

  • 《春远/春运》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唯鸟雀,春远独柴荆。数有关中乱,何曾剑外清。故乡归不得,地入亚夫营。

  • 《梦兰堂(送史谊伯倅潼川)》

    小雨清尘淡烟晚。官柳殢花待暖。君愁入伤阙眼。芳草绿、断云归雁。酒重斟,须再劝。今夕近、明朝乍远。到时暗花飞乱。千里断肠春不管。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