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从州县叹徒劳,斗米真成费束蒿。
一醉石林岩下月,世间无复武陵桃。
韩元吉(一一一八~?),字无咎,号南涧翁,祖籍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南渡后居信州上饶(今属江西),维玄孙,淲父。早年尝师事尹焞,初与从兄元龙试词科不利,后举进士,爲南剑州主簿。高宗绍兴二十八年(一一五八),知建安县。孝宗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爲江南东路转运判官(《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后出入中外,两知婺州,一知建宁府等,入朝爲中书舍人、大理少卿、龙图阁学士、吏部侍郎等,中间曾出使金国。官至吏部尚书、颍川郡公。晚年退居信州,淳熙十三年(一一八六)尚存世。有《南涧甲乙稿》七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 韩元吉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涧甲乙稿》爲底本,校以武英殿聚珍本(简称聚珍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这首诗词是宋代诗人韩元吉创作的《次韵石林见贻绝句四首》。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敢从州县叹徒劳,
斗米真成费束蒿。
一醉石林岩下月,
世间无复武陵桃。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览石林后的感受和思考。
首先,作者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无助之情。他说自己敢于在州县间叹息,感叹自己的努力似乎是徒劳无功的。这句意味深长,可以理解为作者对自己所处的时代和社会局势的感慨,或者是对个人奋斗的无果而叹息。
接下来,作者用斗米真成费束蒿的比喻来揭示自己的困境。斗米是量米的单位,束蒿是指一束野草。费束蒿意味着付出巨大的代价。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收获却微不足道。
然后,作者描述了自己在石林下醉卧时的情景。石林是一种自然景观,指的是奇特的石头林立的地方。岩下月指的是月光透过石林的缝隙洒下来。这里作者借助醉卧石林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享受和追求。在这个瞬间,他暂时抛开了现实的困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最后,作者以武陵桃作为对比,表达了对现实的失望。武陵桃是著名的桃花,象征着美好和诗意。作者说世间再也找不到武陵桃,可以理解为他认为现实生活中已经失去了美好和诗意,只剩下了困苦和无望。
整首诗词通过对现实生活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困境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在现实的压力下,作者寻求心灵的慰藉和平静,通过与大自然的交流来寻找一种超越尘世的可能性。
春晴不慷慨,十日和清阴。蝶宿花留粉,莺眠柳借金。边尘方障眼,汉壁尚关心。醒去愁无奈,杯行满满斟。
薄暮垂虹去。正江天、残霞冠日,乱鸿遵渚。万顷云涛风浩荡,笑整羽轮飞渡。问弱水、神仙何处。翳凤骑麟思往事,记朝元、金殿闻钟鼓。环佩响,翠鸾舞。梦中失却江南路。待西风、长城饮马,朔庭张弩。目尽青天何时到,赢得儿童好语。怅未复、长陵抔土。西子五湖归去後,泛仙舟、
鸟鸣花发空山里,衡岳幽人藉草时。既近浅流安笔砚,还因平石布蓍龟。千寻楚水横琴望。万里秦城带酒思。闻说潘安方寓直,与君相见渐难期。
昼琐深宫鹤梦迟,御阶花木接瑶池。月明独照长生殿,无复尊前捧玉卮。
赁舟归亦易,犹欠赁舟钱。残阙书难售,空宽宅尽捐。俊□吾所惯,幼稚自堪怜。生世都能几,严州十二年。
修眉画就莫求工,自昔常闻妒入宫。不为无人芳自吐,也胜能白又能红。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