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亭下水连溪,影倒虚檐凤翅齐。
白小牵风动晨镜,碧圆着雨响秋鼙。
鱼舟点点依苹渚,雁齿依依跨柳堤。
旧日沧浪元不变,何妨居士为全提。
葛立方(?~一一六四),字常之,号懒真子,江阴(今属江苏)人。胜仲子。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嘉泰吴兴志》卷一七)。十七年,爲祕书省正字。十九年,迁校书郎。二十一年,除考功员外郎。以忤秦桧得罪。桧死召用,二十六年以左司郎中充贺金国生辰使。二十七年,权吏部侍郎。二十九年,出知袁州,未几以事罢(《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七五、一七七、一八二),退居吴兴。孝宗隆兴二年卒。着《归愚集》、《韵语阳秋》。事见《韵语阳秋》自序及宋徐林序、《南宋馆阁录》卷八。 葛立方诗,以宋抚州刻本《侍郎葛公归愚集》爲底本(藏上海图书馆,存五至十三卷,其中诗五卷),校以清光绪《常州先哲遗书》本(简称光绪本)。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为章道祖颇及葛藤·沧浪亭》是宋代葛立方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沧浪亭下水连溪,
影倒虚檐凤翅齐。
白小牵风动晨镜,
碧圆着雨响秋鼙。
鱼舟点点依苹渚,
雁齿依依跨柳堤。
旧日沧浪元不变,
何妨居士为全提。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沧浪亭的景色和氛围。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将沧浪亭下的水与溪水连为一片,虚檐下的倒影像凤翅一般美丽。清晨的风吹动着白色的小帆,倒映在镜面般的水面上,雨滴落在碧绿的荷叶上发出秋鼙的声响。点点的鱼舟停在苹渚上,雁儿成群地飞跃过柳树堤。沧浪亭虽然经历了岁月的变迁,但它的风貌依然不变,这里的景色仍然美丽如旧。诗人表示,作为一个居士,无论如何都要保持对这样美好景色的珍惜和传承。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而细腻的语言描绘了沧浪亭的景色和氛围,展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诗人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手法,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沧浪亭下,感受水面的波光粼粼、风的拂动和雨的淅沥声。同时,通过对沧浪亭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推崇和珍视之情。沧浪亭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景点,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诗人希望将这种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不让它被岁月遗忘。整首诗词以叙事和抒情相结合,展示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
东府忧春尽,西溪许日曛。月澄新涨水,星见欲销云。柳好休伤别,松高莫出群。军书虽倚马,犹未当能文。
随时宫女逐流波,尚有精魂在处多。待到百花零落尽,从头子细剪春罗。
殿宇时闻燕雀喧,虚庭尽日少人行。孤吟独坐情何限,时喜风传中鹄声。
述夫帝车南指,遁七曜於中阶;华盖西临,藏五?於太甲。虽复星辰荡越,三元之轨躅可寻;雷雨沸腾,六气之经纶有序。然则抚铜浑而观变化,则万象之动不足多也;握瑶镜而临事业,则万机之凑不足大也。故知功有所服,龟龙不能谢鳞介之尊;器有所归,江汉不能窃朝宗之柄。是以朱阳
峡口苍苍放水时,乾风吹落面前诗。可怜无地鹧秋色,流出千山也自奇。
君诗三十首,一一敌琅玕。语近终非俗,情闲不似官。姑山蟠郡碧,旴水蘸天寒。景物将才思,相期李杜坛。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