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食东州岁未期,蓬莱人问几时归。
凭阑到处临清泚,开阁终朝对翠微。
两印每闲军市静,双旌多偃送迎稀。
一枝数位身安稳,不羡云鹏九万飞。
曾巩(一○一九~一○八三),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建昌军南丰县(今属江西)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歷官太平州司法参军、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兼判官告院,出通判越州,歷知齐、襄、洪、福、明、亳、沧诸州。神宗元丰三年(一○八○)判三班院,迁史馆修撰。五年,爲中书舍人。六年,病逝于江宁,年六十五。理宗时追謚文定。《宋史》卷三一九有传。曾巩出欧阳修门下,以散文着称。有《元丰类稿》五十卷,《续元丰类稿》四十卷,《外集》十卷。今仅存《元丰类稿》,并有宋刻《曾南丰先生文粹》十卷和金刻《南丰曾子固先生集》三十四卷传世。 曾巩诗九卷,以清康熙五十六年长洲顾崧龄刻《元丰类稿》爲底本,校以元大德八年东平丁思敬刻本(简称元刻本),并吸收清何焯《义门读书记》(简称读书记)中的校勘成果。参校本有:明正统十二年邹旦刻本(简称正统本),明嘉靖四十一年黄希宪刻本,有顾之逵跋并录何焯批校(简称顾校本),明嘉靖王抒刻本,有吴慈培录何焯校跋(简称吴校本),明隆庆五年邵廉刻本,有傅增湘校跋并录何焯校跋(简称傅校本),明万历二十五年曾敏才等刻本(简称万历本),明万历二十五年曾敏才等刻清顺治十五年重修本,有章钰校并录何焯、姚椿校(简称章校本),金刻本《南丰曾子固先生集》(简称曾子固集)等。集外诗附于编末。
《次道子中书问归期》是宋代文学家曾巩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偷偷地吃着东州的年货,蓬莱的人问我什么时候回去。凭栏杆四处眺望清澈的泚水,开着阁楼整天对着翠微山。两枚印章总是闲置,军市安静,旗帜多卧倒,送来迎去的人稀少。我的一支笔在安稳地写着几个字,不羡慕九万里飞翔的云鹏。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曾巩在东州度过岁末时节的情景。诗人窃食东州的美味,却有人问他何时归乡。他站在栏杆上,远眺清澈的泚水,整天在开着的阁楼中与翠微山相对。他的两枚印章闲置不用,军市平静,旗帜低垂,送来迎去的人很少。他只是安稳地写着几个字,不羡慕那些九万里高飞的云鹏。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东州度过岁末时节的情景。诗人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观察周围的事物,表达了对宁静生活和身心自在的向往。
诗中的"窃食东州岁未期"表达了诗人在东州享受美食的愉悦,但他的离乡之情却被蓬莱的人问及,展现了他思乡的心情。
"凭阑到处临清泚,开阁终朝对翠微"描绘了诗人站在栏杆上,眺望着清澈的泚水,整天对着翠微山,表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享受。
"两印每闲军市静,双旌多偃送迎稀"描述了诗人的官职闲置,军市安静,显示了他过着闲适的生活,送来迎去的人也很少,暗示了他过着清静的日子。
"一枝数位身安稳,不羡云鹏九万飞"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平凡而安稳的生活态度,他不羡慕那些高飞远翔的云鹏,而是享受着自己的宁静。
整首诗词以简单平实的表达方式,展示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表达了他对安稳平凡生活的珍视和满足。
四阿有严,神既戾止。佃物虽们,洁诚惟已。有来振振,相我熙事。载酌陶匏,以成毖祀。
长亭晚送,都似绿窗前日梦。小字还家,恰应红灯昨夜花。良时易过,半镜流年春欲破。往事难忘,一枕高楼到夕阳。
麦生宜配卧沙羊,鹅炙仍便碧酒香。陡觉今年好冬节,朝来红日为谁长。
金明驰道柳参天,投老重来听管弦。饱食太官还惜日,夕阳临水意茫然。
晚节闻君道趣深,结茅栽树近东林。禅师几度曾摩顶,高士何年更发心。北渚三更闻过雁,西城万木动寒砧。不见支公与玄度,相思拥膝坐长吟。
陕郡衙中寺,亭临翠霭閒。数声离岸舻,几点别州山。野客犹思住,江鸥亦忘还。隔墙歌舞地,喧静不相关。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