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夜出城南祷雨》

海天重叠四山云,半出星辰亦半昏。
上得篮举是中夜,两街灯照九重门。

作者介绍

曾巩(一○一九~一○八三),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建昌军南丰县(今属江西)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歷官太平州司法参军、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兼判官告院,出通判越州,歷知齐、襄、洪、福、明、亳、沧诸州。神宗元丰三年(一○八○)判三班院,迁史馆修撰。五年,爲中书舍人。六年,病逝于江宁,年六十五。理宗时追謚文定。《宋史》卷三一九有传。曾巩出欧阳修门下,以散文着称。有《元丰类稿》五十卷,《续元丰类稿》四十卷,《外集》十卷。今仅存《元丰类稿》,并有宋刻《曾南丰先生文粹》十卷和金刻《南丰曾子固先生集》三十四卷传世。 曾巩诗九卷,以清康熙五十六年长洲顾崧龄刻《元丰类稿》爲底本,校以元大德八年东平丁思敬刻本(简称元刻本),并吸收清何焯《义门读书记》(简称读书记)中的校勘成果。参校本有:明正统十二年邹旦刻本(简称正统本),明嘉靖四十一年黄希宪刻本,有顾之逵跋并录何焯批校(简称顾校本),明嘉靖王抒刻本,有吴慈培录何焯校跋(简称吴校本),明隆庆五年邵廉刻本,有傅增湘校跋并录何焯校跋(简称傅校本),明万历二十五年曾敏才等刻本(简称万历本),明万历二十五年曾敏才等刻清顺治十五年重修本,有章钰校并录何焯、姚椿校(简称章校本),金刻本《南丰曾子固先生集》(简称曾子固集)等。集外诗附于编末。

作品评述

《夜出城南祷雨》是宋代文人曾巩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以及赏析:

中文译文:
海天重叠四山云,
半出星辰亦半昏。
上得篮举是中夜,
两街灯照九重门。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夜晚的场景。诗人曾巩观察到海天交接处的云彩层层叠叠,四座山峦被云雾环绕,星星若隐若现,天色渐渐昏暗。在这样的夜晚,诗人正走在城南的街道上,他抬头望见的是高高举起的篮子,此时已是深夜,两旁的街道灯光照亮着九重城门。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夜晚景色的变幻和城市的景象,展现了曾巩对自然与人文的独到观察和感受。

首句“海天重叠四山云”,通过描绘海天云雾交织的景象,表达出自然界的壮丽和浩渺之感。第二句“半出星辰亦半昏”,通过对天空的描绘,展示了夜晚星空的微弱和天色的渐暗,同时也为下文的城市描写做出了铺垫。

第三句“上得篮举是中夜”,通过描写诗人抬头看到高悬的篮子,表达了诗人正处于深夜的时刻,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夜晚自然景象的观察敏锐。最后一句“两街灯照九重门”,通过描述街道两旁的灯光照亮城门,展现了城市夜晚的繁华和热闹。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夜晚景象的细腻观察和情感的表达。同时,诗中自然景色与城市景象的对比,凸显了人与自然、人与城市的关系,以及对于自然与文明的思考。这首诗词以其清新淡雅的风格,将自然景色与城市生活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以美感和思考的余地。

  • 《故致政参政大资张公挽词三首》

    少纳推耆德,朝端蔼直声。金辉余列火,玉价自连城。正色消群枉,高风耸后生。君王问黄发,犹仅陟台衡。

  • 《胡广文以直养名堂余举伊川之说问之往反数十》

    以物养物,如水沃木。推彼有余,益此不足。惟直与气,如木有根。本既充盛,枝叶自繁。气言其形,直言其理。与生俱生,无彼无此。云何谓直,养此气耶。直果外来,气内出耶。孟氏此言,我知其自。则以告子,以养外计。谓直养气,其差则同。疑其不然,愿启我蒙。

  • 《晓过灵石》

    晓色熹微岭上横,望中云物转凄清。林收宿雾初通日,山挟回风尽入城。客路远随残月没,乡心半向早寒生。惊鸦满眼苍烟里,愁绝戍楼横吹声。

  • 《春词》

    杨柳春风三月三,画桥芳草碧纤纤。一双燕子归来后,十二红楼卷绣帘。

  • 《怀甘叔异曲江庵寄叔异》

    梦寐曲江矶,矶头隐墅扉。朝筇惊鹭起,暮履看渔归。志士泣兰芷,高人甘蕨薇。怅予非所事,乐尔谢尘鞿。

  • 《句》

    浪卷双溪神物化,烟横三岸电光飞。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