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操庞公林下时,入门岂复知客主。
夷吾鲍叔贫贱间,分财亦不辞多取。
相倾顿使形迹空,素定已各肝胆许。
世间未信亦论交,得失秋毫有乖忤。
曾巩(一○一九~一○八三),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建昌军南丰县(今属江西)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歷官太平州司法参军、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兼判官告院,出通判越州,歷知齐、襄、洪、福、明、亳、沧诸州。神宗元丰三年(一○八○)判三班院,迁史馆修撰。五年,爲中书舍人。六年,病逝于江宁,年六十五。理宗时追謚文定。《宋史》卷三一九有传。曾巩出欧阳修门下,以散文着称。有《元丰类稿》五十卷,《续元丰类稿》四十卷,《外集》十卷。今仅存《元丰类稿》,并有宋刻《曾南丰先生文粹》十卷和金刻《南丰曾子固先生集》三十四卷传世。 曾巩诗九卷,以清康熙五十六年长洲顾崧龄刻《元丰类稿》爲底本,校以元大德八年东平丁思敬刻本(简称元刻本),并吸收清何焯《义门读书记》(简称读书记)中的校勘成果。参校本有:明正统十二年邹旦刻本(简称正统本),明嘉靖四十一年黄希宪刻本,有顾之逵跋并录何焯批校(简称顾校本),明嘉靖王抒刻本,有吴慈培录何焯校跋(简称吴校本),明隆庆五年邵廉刻本,有傅增湘校跋并录何焯校跋(简称傅校本),明万历二十五年曾敏才等刻本(简称万历本),明万历二十五年曾敏才等刻清顺治十五年重修本,有章钰校并录何焯、姚椿校(简称章校本),金刻本《南丰曾子固先生集》(简称曾子固集)等。集外诗附于编末。
《论交》是宋代文学家曾巩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德操庞公林下时,
入门岂复知客主。
夷吾鲍叔贫贱间,
分财亦不辞多取。
相倾顿使形迹空,
素定已各肝胆许。
世间未信亦论交,
得失秋毫有乖忤。
诗意:
这首诗词探讨了交往的主题。它通过描绘一些具体的情景和人物,表达了作者对真正的友谊和交往的看法。作者认为,真正的友谊不在乎地位贵贱,也不在乎财富的多少。相反,真正的交往需要相互信任,彼此坦诚相待,甚至愿意为对方承担风险。作者认为,在现实世界中,真正的友谊很少见,因为人们往往只追求个人利益,缺乏真诚和信任。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对不同人物的描写来表达作者的观点。首先,作者提到了庞公林,庞公是指庞德公,他是历史上一位非常有德行的人物。作者以庞公为例,表达了真正的友谊不在乎地位和身份的观点。接着,作者提到了夷吾和鲍叔,他们是两位贫贱的朋友,但他们之间的交往并不受贫贱的限制。他们愿意相互帮助,甚至不计较财富的多少。这进一步强调了真正友谊的本质。
在诗的结尾,作者指出真正的友谊在现实世界中很难找到。他说世间未信亦论交,意味着人们在交往中往往缺乏真诚和信任。作者认为,许多人只追求个人的得失,而不愿意为他人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的利益。这是一种对人际关系现实的反思和批判。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真正友谊和交往的理解。它提醒人们要珍惜真诚的友谊,相互信任和支持,而不是只追求个人的利益。
烟渚春融岸碧绡,采兰人竞唱离骚。曲终翻作无生调,听著愁魂似雪消。
芙蓉花发满江红,尽道芙蓉胜妾容。昨日妾从堤上过,如何人不看芙蓉。
直内苦吟今贾孟,自然近作欲韦陶。曩时场屋犹无恙,前辈科名许独高。诗句孰能传海内,官衔仅足诧儿曹。雁门太守何为者,为道深衣胜紫袍。
吾息乾坤之委气,吾身父母之委蜕。乾坤父母不易酬,身体发肤可轻弃。文学恨不随父终,视七尺躯鸿毛同。未容忘形礼制外,犹复假息苫庐中。万物莫移三载志,屋上有漏中无愧。蛇容有识宁受欺,鹤固非凡岂容伪。蛇为仰向鹤俯临,吾乡人始知吾心。朝誉未知乡誉重,人知不似天知深。
拟吊英雄酒一觞,二公什胆一冰霜。金人未殄将军死,宋事无成国土亡。湖上黄埃寒柏惨,沙场青血夜燐光。生刍一束新亭泪,千古兴亡说未央。
硖内收多雨,沙边惨积阴。龙吟殷地远。虹饮入江深。不作山林林去,非忧荆棘侵。经年困奔走,无力更登临。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