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奉和御製中和》

佳节更春晦,长标令甲名。
天渊摇绿浪,仙杏吐丹荣。
连皷将惊蛰,高枝已变莺。
云谣传下土,汉曲被新声。

作者介绍

杨亿(九七四~一○二一),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年十一,召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三年(九九二)赐进士及第(《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迁光禄寺丞。四年,直集贤院。至道二年(九九六)迁着作佐郎。真宗即位初,预修《太宗实录》。咸平元年(九九八)书成(《直斋书录解题》卷四),乞外补就养,知处州。三年,召还,拜左司谏。四年,知制诰(《武夷新集》自序)。景德二年(一○○五)与王钦若同修《册府元龟》(《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四)。三年,爲翰林学士。大中祥符六年(一○一三)以太常少卿分司西京(《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八○)。天禧二年(一○一八)拜工部侍郎。三年,权同知贡举,坐考成就差谬,降授秘书监。四年,復爲翰林学士,十二月卒,年四十七。謚文(《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三)。所着《括苍》、《武夷》、《颍阴》等集共一九四卷。传世有《武夷新集》二十卷,另编有《西崑酬唱集》二卷。《宋史》卷三○五有传。 杨亿诗,前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武夷新集》爲底本。校以明刻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明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法式善编《宋元人诗集·武夷新集》存素堂抄本(简称法式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清抄本,藏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室),清嘉庆十六年祝昌泰留香室刻本《宋杨文公武夷新集》(简称祝刻本,藏科学院图书馆)。第六、第七卷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玩珠堂刊《西崑酬唱集》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所收本(简称四库本)和清康熙周桢、王图炜合注(简称周王合注本)等。另从《宋文鑑》、《会稽掇英总集》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八卷。

作品评述

《奉和御制中和》是宋代杨亿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佳节更春晦,长标令甲名。
天渊摇绿浪,仙杏吐丹荣。
连皷将惊蛰,高枝已变莺。
云谣传下土,汉曲被新声。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佳节的景象,春天的夜晚更加阴暗,但是通过一系列的变化和现象,展示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诗人通过描述天空、植物和动物的变化,表达了春天的来临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春天到来的景象为主题,通过具体的自然描写和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活力。以下是对每个句子的赏析:

- "佳节更春晦,长标令甲名。":佳节指的是春天的节日,诗人用"更春晦"来形容春天的夜晚更加阴暗。"长标令甲名"是说春天的到来引起了生物的苏醒和活动,使得春天的气息更加浓厚。

- "天渊摇绿浪,仙杏吐丹荣。":"天渊"指的是天空,"摇绿浪"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绿色充盈。"仙杏吐丹荣"表达了仙杏树开花绽放的美丽景象,丹荣指的是鲜艳的花朵。

- "连皷将惊蛰,高枝已变莺。":连皷是一种乐器,这里用来比喻春雷的声音,预示着蛰伏的动物即将苏醒。"高枝已变莺"指的是鸟儿从树枝上高高地飞起,成为了春天的标志。

- "云谣传下土,汉曲被新声。":这两句表达了春天的音乐和歌声。"云谣传下土"意味着春天的音乐随着云彩传遍大地,"汉曲被新声"则指的是新的歌声将汉曲(指古代的音乐曲调)推陈出新。

通过这首诗词,杨亿以细腻的描写和鲜明的意象,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到来带来的喜悦和活力。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