宸居瑞霭重,阊阖正来风。
憀慄惊秋气,丰穰美岁功。
晓烟离菊嫩,宵露畹兰红,重九登高会,欢娱处处同。
杨亿(九七四~一○二一),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年十一,召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三年(九九二)赐进士及第(《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迁光禄寺丞。四年,直集贤院。至道二年(九九六)迁着作佐郎。真宗即位初,预修《太宗实录》。咸平元年(九九八)书成(《直斋书录解题》卷四),乞外补就养,知处州。三年,召还,拜左司谏。四年,知制诰(《武夷新集》自序)。景德二年(一○○五)与王钦若同修《册府元龟》(《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四)。三年,爲翰林学士。大中祥符六年(一○一三)以太常少卿分司西京(《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八○)。天禧二年(一○一八)拜工部侍郎。三年,权同知贡举,坐考成就差谬,降授秘书监。四年,復爲翰林学士,十二月卒,年四十七。謚文(《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三)。所着《括苍》、《武夷》、《颍阴》等集共一九四卷。传世有《武夷新集》二十卷,另编有《西崑酬唱集》二卷。《宋史》卷三○五有传。 杨亿诗,前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武夷新集》爲底本。校以明刻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明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法式善编《宋元人诗集·武夷新集》存素堂抄本(简称法式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清抄本,藏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室),清嘉庆十六年祝昌泰留香室刻本《宋杨文公武夷新集》(简称祝刻本,藏科学院图书馆)。第六、第七卷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玩珠堂刊《西崑酬唱集》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所收本(简称四库本)和清康熙周桢、王图炜合注(简称周王合注本)等。另从《宋文鑑》、《会稽掇英总集》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八卷。
《奉和御製重陽五七言詩》是杨亿在宋代所写的一首诗。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宸居瑞霭重,阊阖正来风。
皇帝居住在宫殿中,祥瑞的云雾重重叠叠,正是秋风吹拂的时候。
诗意:描述皇帝居住的地方是祥瑞的,而秋风吹送着吉祥之兆。
憀慄惊秋气,丰穰美岁功。
人们激动不安地感受到秋天的气息,尽情庆祝丰收之功。
诗意:秋天的气息让人们感到兴奋和不安,同时也庆祝着丰收的成果。
晓烟离菊嫩,宵露畹兰红。
清晨的烟雾飘散离开了嫩菊花,夜晚的露水滋润了满地的兰花。
诗意:描绘出早晨的烟雾离开了嫩菊花,夜晚的露水滋润了兰花,展现了秋天的美丽景色。
重九登高会,欢娱处处同。
重阳节登高游玩的盛会,到处都充满了欢乐和喜庆。
诗意:表达了重阳节登高游玩的欢乐氛围,人们尽情享受节日的喜悦。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的欢乐氛围和秋天的美景。通过描绘皇帝居住的地方祥瑞的景象以及秋风带来的喜悦和不安,表达了节日的庆祝和丰收的喜悦。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清晨和夜晚的景色相互映衬,展现了秋天的美丽景色。最后,诗人以重阳节登高会的场景为结尾,表达了人们在节日中共同享受欢乐的心情。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重阳节的喜庆氛围和秋天的美景,给人以愉悦和欢乐的感受。
江左一世称名公,首出刘惔与王-濛。自高直以天自况,何止数仞言高墉。虚声一传实何在,但知景附而风从。我朝诸公门户阔,普纳万象如虚空。群才俱入大鑪鞴,铸人端如金在鎔。又如东君一布令,白者自白红自红。岩岩千载玉局老,少年径以吾道东。首干乐全次六一,二公自是燕许宗
回望湓城远,西风吹荻花。暮潮江势阔,秋雨雁行斜。多醉浑无梦,频愁欲到家。渐惊云树转,数点是晨鸦。
衡岳早来雨,湘江增绿波。小舟浮似屋,香草结为蓑。水定见鱼影,夜清闻櫂歌。悠悠百年梦,醒少醉时多。
杜宇啼时花正开。惨惨风林叫竹鸡,冥冥山路晓光微。尽在疏枝冷蕊中。一枝清峭临荒岸。
前岁嘉兴火,僧居化劫灰。四方持钵去,千里渡江来。心向王城讲,缘从海客回。水天闻唳鹤,不复有尘埃。
阿母瑶池宴穆王,九天仙乐送琼浆。漫矜八骏行如电,归到人间国已亡。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