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砌复临流,栽初尚未稠。
长因带风雨,远似在汀洲。
静閒宜红蓼,闲栖称白鸥。
前春应更好,江上梦潜休。
魏野(九六○~一○二○),字仲先,号草堂居士,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东都事略》卷一一八作蜀人)。一生不仕,居陕县东郊。真宗大中祥符四年(一○一一)被荐徵召,力辞不赴。广交僧道隠者,与当时名流寇准、王旦等亦有诗赋往还。天禧三年(一○一九)十二月九日卒,年六十。卒后赠秘书省着作郎。有《草堂集》,生前已行于世。死后,其子魏闲总其诗重编爲《鉅鹿东观集》十卷。《宋史》卷四五七、《东都事略》卷一一八有传。 魏野诗,前十卷以一九二五年贵池刘氏影宋刊本《鉅鹿东观集》爲底本,校以宋绍定元年严陵郡斋刻本(残四~六卷,以明抄本配足,简称明抄配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旧山楼藏清钞本(简称旧山楼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张蓉镜藏清钞本(简称张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章钰藏清钞本(简称章本)、宋筠录温忠翰校跋本(简称温校)、赵氏峭帆楼一九一四年刊本(简称赵本)、傅增湘批校本(简称傅校)、陈思辑《两宋名贤小集》(清初钞本,收《草堂集》三卷,简称草堂集本)等。另从《草堂集》、《全芳备祖》等书辑得集外诗,附于卷末。
《新栽苇》是宋代诗人魏野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新栽苇,临砌复临流,
Freshly planted reeds, near the wall and by the flowing water,
栽初尚未稠。
Just planted, they have not yet grown thick.
长因带风雨,远似在汀洲。
They have endured the wind and rain for a long time, appearing distant as if on the shores of Tingzhou.
静閒宜红蓼,闲栖称白鸥。
In tranquility, they are suitable for the red willows; in leisure, they are home to the white seagulls.
前春应更好,江上梦潜休。
In early spring, they will surely be even better, as dreams quietly rest on the river.
诗词表达了一种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感悟。诗人描述了自己栽种的新苇,它们靠近墙边,临近流水。这些苇苗虽然刚刚种下,但由于长期风吹雨打,看起来遥远,仿佛在遥远的汀洲上。这里的"汀洲"是指江河的滨岸地带。诗人通过描写新苇的生长环境,表达了自然界的美丽和变化。
接下来,诗人用红蓼和白鸥来形容苇苗所适宜的环境。红蓼是一种水生植物,喜欢生长在安静的环境中,而白鸥是一种善于栖息在湖泊和江河周围的鸟类。这里的描写暗示了苇苗的成长需要安静和闲适的环境。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他说在前一个春天,这些苇苗应该会更加茂盛,同时也暗示了他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江上的梦指的是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而梦潜休则表达了这种憧憬的静默和深藏。
整首诗词通过对新栽苇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同时,诗人以苇为媒介,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幻和生命的力量,传递了一种对安静与闲适环境的渴望和追求。
书岩已奇甚,潜玉尤伟哉。李君漫盘谷,元子空峿台。神不得自秘,天应为君开。渊明如得此,应不赋归来。
伤春心事正无聊,短发萧萧任意搔。旋买茶芽清睡思,不须酒力助诗豪。生涯狭处饭多味,世路险时才忌高。我为独醒愁不奈,羡君万事赴陶陶。
天地为炉变化间,丹砂点石石成丹。丹成遗灶空陈迹,留与高人图画看。
千载朱弦无此悲,欲弹孤绝鬼神疑。故人舍我闭黄壤,流水高山心自知。
先生种柳已居围,柳外孤亭但夕晖。如觉隐侯前日去,不知丁令几时归。云帆夜夜沙头落,风叶年年城上飞。吊古登临仰词伯,苦吟精思入幽微。
一溪之云各为雨,聊与萧王分出处。乱山深处有生涯,三尺渔竿一枝櫓。细读怀仁辅义书,先生於世未尝疏。我已飘然遗物去,斯言却以告司徒。参政树碑颂遗德,舍人作堂诏无极。高风之高高几何,下视乌龙六千尺。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