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离锦帐带纱巾,谁从东郊访隐沦。
旧在幕在珠履客,新游门下羽衣人。
扫苔虽是开三径,采蕨何繇致八珍。
太史还应怪躔次,郎官星犯客星频。
魏野(九六○~一○二○),字仲先,号草堂居士,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东都事略》卷一一八作蜀人)。一生不仕,居陕县东郊。真宗大中祥符四年(一○一一)被荐徵召,力辞不赴。广交僧道隠者,与当时名流寇准、王旦等亦有诗赋往还。天禧三年(一○一九)十二月九日卒,年六十。卒后赠秘书省着作郎。有《草堂集》,生前已行于世。死后,其子魏闲总其诗重编爲《鉅鹿东观集》十卷。《宋史》卷四五七、《东都事略》卷一一八有传。 魏野诗,前十卷以一九二五年贵池刘氏影宋刊本《鉅鹿东观集》爲底本,校以宋绍定元年严陵郡斋刻本(残四~六卷,以明抄本配足,简称明抄配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旧山楼藏清钞本(简称旧山楼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张蓉镜藏清钞本(简称张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章钰藏清钞本(简称章本)、宋筠录温忠翰校跋本(简称温校)、赵氏峭帆楼一九一四年刊本(简称赵本)、傅增湘批校本(简称傅校)、陈思辑《两宋名贤小集》(清初钞本,收《草堂集》三卷,简称草堂集本)等。另从《草堂集》、《全芳备祖》等书辑得集外诗,附于卷末。
《谢何学士王专推官王道士同见访》是宋代诗人魏野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闲离锦帐带纱巾,
谁从东郊访隐沦。
旧在幕在珠履客,
新游门下羽衣人。
扫苔虽是开三径,
采蕨何繇致八珍。
太史还应怪躔次,
郎官星犯客星频。
诗意:
这首诗以描述诗人魏野与另外两位官员王专推官和王道士一同游览访问的情景为主题。诗人通过描绘景物和人物的形象,抒发了对友谊和人生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以写景和写人相结合的方式,将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和情感。下面逐句进行分析:
1. 闲离锦帐带纱巾,
诗人以锦帐和纱巾来描绘自己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显示出一种优雅的氛围。
2. 谁从东郊访隐沦。
诗人邀请一位或多位朋友从东郊来访,一同欣赏隐沦之地的景色和风貌。
3. 旧在幕在珠履客,
诗人在这里描述了自己和朋友们的身份,他们曾经是朝廷的官员,穿着华丽的珠履,现在却在这里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4. 新游门下羽衣人。
诗人提到他们是新游门下,可能指的是他们曾经是官员,但现在却成为了自由自在的羽衣人,享受着自由的生活。
5. 扫苔虽是开三径,
诗人描述了他们在这里扫除苔藓,打开了三条小径,为了更好地欣赏周围的景色,也可能暗示着他们对清新自然的向往。
6. 采蕨何繇致八珍。
诗人提到他们采摘蕨菜,以蕨菜作为八珍美食的原料。这句诗可能表达了他们在隐沦之地享受美食的愉悦。
7. 太史还应怪躔次,
诗人暗示自己曾经是朝廷的官员,太史指的是官员的职位。他可能感叹现在自己的身份地位和过去的职位相比有所下降。
8. 郎官星犯客星频。
这句诗可能暗示诗人曾经是朝廷郎官,现在却频繁地受到客星的干扰,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和隐沦之地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景物和人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和友谊的追求,表达了对官场生涯的反思和对自然的向往。同时,这首诗词也具有一定的闲适和自在的意境,给人以宁静和愉悦的感觉。
书岩已奇甚,潜玉尤伟哉。李君漫盘谷,元子空峿台。神不得自秘,天应为君开。渊明如得此,应不赋归来。
伤春心事正无聊,短发萧萧任意搔。旋买茶芽清睡思,不须酒力助诗豪。生涯狭处饭多味,世路险时才忌高。我为独醒愁不奈,羡君万事赴陶陶。
天地为炉变化间,丹砂点石石成丹。丹成遗灶空陈迹,留与高人图画看。
千载朱弦无此悲,欲弹孤绝鬼神疑。故人舍我闭黄壤,流水高山心自知。
先生种柳已居围,柳外孤亭但夕晖。如觉隐侯前日去,不知丁令几时归。云帆夜夜沙头落,风叶年年城上飞。吊古登临仰词伯,苦吟精思入幽微。
一溪之云各为雨,聊与萧王分出处。乱山深处有生涯,三尺渔竿一枝櫓。细读怀仁辅义书,先生於世未尝疏。我已飘然遗物去,斯言却以告司徒。参政树碑颂遗德,舍人作堂诏无极。高风之高高几何,下视乌龙六千尺。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