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从三峡泛扁舟,先向仙游寺里游。
水石却惊偏怪异,江山狂兴一时休。
魏野(九六○~一○二○),字仲先,号草堂居士,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东都事略》卷一一八作蜀人)。一生不仕,居陕县东郊。真宗大中祥符四年(一○一一)被荐徵召,力辞不赴。广交僧道隠者,与当时名流寇准、王旦等亦有诗赋往还。天禧三年(一○一九)十二月九日卒,年六十。卒后赠秘书省着作郎。有《草堂集》,生前已行于世。死后,其子魏闲总其诗重编爲《鉅鹿东观集》十卷。《宋史》卷四五七、《东都事略》卷一一八有传。 魏野诗,前十卷以一九二五年贵池刘氏影宋刊本《鉅鹿东观集》爲底本,校以宋绍定元年严陵郡斋刻本(残四~六卷,以明抄本配足,简称明抄配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旧山楼藏清钞本(简称旧山楼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张蓉镜藏清钞本(简称张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章钰藏清钞本(简称章本)、宋筠录温忠翰校跋本(简称温校)、赵氏峭帆楼一九一四年刊本(简称赵本)、傅增湘批校本(简称傅校)、陈思辑《两宋名贤小集》(清初钞本,收《草堂集》三卷,简称草堂集本)等。另从《草堂集》、《全芳备祖》等书辑得集外诗,附于卷末。
《留题仙游寺》是宋代诗人魏野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将从三峡泛扁舟,
先向仙游寺里游。
水石却惊偏怪异,
江山狂兴一时休。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魏野准备乘扁舟从三峡出发,前往仙游寺游览的场景。他在游览途中被水中的石头所吸引,这些石头形状奇特,让他感到惊讶。然而,尽管江山美景令人狂喜,但这种兴奋只是瞬间的,很快就会消失。
赏析:
《留题仙游寺》以简洁的文字,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游览心情。诗人将自己的目光聚焦在水中的石头上,用“水石却惊偏怪异”来形容它们的奇特之处。这种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感受,展示了诗人对美的敏感和独特的审美眼光。
诗中的“江山狂兴一时休”表达了诗人对江山之美的深刻认识。尽管江山美景给人带来狂喜的情感,但这种兴奋只是暂时的,不会长久存在。这种感叹句的运用,传递了诗人对人生瞬息即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刻的珍惜和把握的呼唤。
整首诗词通过简短而精准的表达,展示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与瞬息即逝的特点,同时也折射出诗人对人生和时光流转的思考。它给人以深远的启示,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才能真正体验生命的丰富与美妙。
河汉澈,碧霄晴。九华仙子以凡尘。凉夜山头吹玉笛,纤云卷尽月分明。
翠作浮洼玉作觞,连蜷浮动玉生香。手中风露分炎国,窃里乾坤入醉乡。满座争夸赛鹦鹉,可人曾忆盖鸳鸯。江长月白空痕在,一夜花神怨索郎。
老荷宽恩许退耕,丝毫无报亦何情。民贫乐岁尚艰食,道丧异端方肆行。党祸本从名辈出,弊端常向盛时生。古人骨冷青松下,谁起英魂与细评?
面目风霜,身心春阳。用杀活之手段,整宗祖之纪纲。秋生野水鱼潜稳,月在寒松鹤梦长。
老去茆檐只负暄,重烦冠缓到柴门。纡金何有功名望,束带岂堪宾客言。璀璨章身同赐马,差池接翼愧廷鵷。折腰重起平生愧,诿曰何知鹤在轩。
吟风丛竹有清音,如诉昏灯掩抑心。将欲梦谁今夜永,偏教囚我万山深。迮飞不着诗徒作,镊白多方老渐侵。便付酣眠容鼠啮,独醒自古最难任。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