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继祖风流,其如髩未秋。
石渠陈表让,山郡折资求。
舜禹城分界,神仙岳映楼。
淫祠随处毁,学校逐乡修。
密疏多亲写,狂诗少自收。
通宵营有乐,度岁狱无囚。
酒席围红粉,盐池照碧油。
药同方士煉,壶共野僧投。
瓦砾今徒献,琼瑶旧未酬。
几多怀抱事,欲去复迟留。
魏野(九六○~一○二○),字仲先,号草堂居士,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东都事略》卷一一八作蜀人)。一生不仕,居陕县东郊。真宗大中祥符四年(一○一一)被荐徵召,力辞不赴。广交僧道隠者,与当时名流寇准、王旦等亦有诗赋往还。天禧三年(一○一九)十二月九日卒,年六十。卒后赠秘书省着作郎。有《草堂集》,生前已行于世。死后,其子魏闲总其诗重编爲《鉅鹿东观集》十卷。《宋史》卷四五七、《东都事略》卷一一八有传。 魏野诗,前十卷以一九二五年贵池刘氏影宋刊本《鉅鹿东观集》爲底本,校以宋绍定元年严陵郡斋刻本(残四~六卷,以明抄本配足,简称明抄配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旧山楼藏清钞本(简称旧山楼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张蓉镜藏清钞本(简称张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章钰藏清钞本(简称章本)、宋筠录温忠翰校跋本(简称温校)、赵氏峭帆楼一九一四年刊本(简称赵本)、傅增湘批校本(简称傅校)、陈思辑《两宋名贤小集》(清初钞本,收《草堂集》三卷,简称草堂集本)等。另从《草堂集》、《全芳备祖》等书辑得集外诗,附于卷末。
《上解梁潘学士十韵》是宋代魏野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继承祖先的风流,如同头发未秋。石渠陈列被让出,山郡折损财富。舜禹分治领土,神仙山映楼阁。淫祠随处被毁坏,学校逐乡修建。书信频繁往来,狂诗较少自藏。通宵营造欢乐,过年狱中无囚犯。酒席上围绕红粉,盐池映照碧油。药物与方士炼制,壶共野僧投入。现在只能献上瓦砾,美玉旧未得回报。多少心怀事业,欲去又不舍得离开。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风流才子的生活和心境。诗人通过描述一系列的场景和意象,表达了自己对世俗尘嚣的厌倦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诗中提到继承祖先的风流,比喻自己具有才情出众的特质,但又像是尚未成熟的头发。石渠陈列被让出,山郡折损财富,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与贫富之间的差距。舜禹分治领土,神仙山映楼阁,暗示了诗人对理想国家和仙境的向往。淫祠随处被毁坏,学校逐乡修建,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忧虑和对教育的关注。
诗中还提到了书信频繁往来,狂诗较少自藏,反映了诗人的社交活跃和对创作的热爱。通宵营造欢乐,过年狱中无囚犯,描绘了一个欢乐祥和的社会景象。酒席上围绕红粉,盐池映照碧油,描述了宴会和盛装的场景,表现了人们享受物质生活的一面。
最后,诗人感慨现实的不尽如人意,只能献上瓦砾而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表达了对事业的追求和对真正美好的追求。诗末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怀有事业的渴望,却又舍不得离开现有的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社会现实和个人内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理想的向往,以及对现实境遇的思考和困惑。
向来不识中团寺,一自移家得屡过。纵使山僧真厌客,淡然相对有维摩。
汉苑残花别,吴江盛夏来。惟看万树谷,不见一枝开。水色饶湘浦,滩声怯建溪。泪流回月上,可得更猿啼。
,尝令湖城,晚得儿子古桂,因为赋此添盆瓣喜万家传。满意掷金钱。仙果休嗔生晚,灵椿最得春偏。隆颅犀角,丹砂一指,玉润松坚。看取翰林枝叶,却如东海当年。
风摇北斗柄欲折,雨溢天河浪正生。一盏昏灯北窗下,腐儒未辍读书声。
江南冬十二月,溪上梅三两花。载取小舟香影,月明自棹回家。
雪睛风劲晚来冰,楼上奇寒病骨惊。雀啄空檐银笋堕,鸦翻高树玉尘倾。青帘闪闪千家静,黄帽亭亭一水横。坐久天容却温丽,一弯新月对长庚。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