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木叶山》

奚田可耕凿,辽土直沙漠。
蓬棘不复生,条干何由作。
兹山亦沙阜,短短见丛薄。
冰霜叶堕尽,鸟兽纷无托。
干坤信广大,一气均美恶。
胡为独穷陋,意似鄙夷落。
民生亦复尔,垢污不知怍。
君看齐鲁间,桑柘皆沃若。
麦秋载万箱,蚕老簇千箔。
余粱及狗彘,衣被遍城郭。
天工本何心,地力不能博。
遂令尧舜仁,独不施礼乐。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木叶山》是宋代文学家苏辙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木叶山
奚田可耕凿,辽土直沙漠。
蓬棘不复生,条干何由作。
兹山亦沙阜,短短见丛薄。
冰霜叶堕尽,鸟兽纷无托。
干坤信广大,一气均美恶。
胡为独穷陋,意似鄙夷落。
民生亦复尔,垢污不知怍。
君看齐鲁间,桑柘皆沃若。
麦秋载万箱,蚕老簇千箔。
余粱及狗彘,衣被遍城郭。
天工本何心,地力不能博。
遂令尧舜仁,独不施礼乐。

中文译文:
木叶山
奚田可开垦,辽阔的土地直通沙漠。
蓬棘再也无法生长,哪里来的新梢?
这座山也是沙丘,矮矮的只见稀疏的草木。
冰霜使叶子凋落尽,鸟兽纷纷失去栖身之地。
天地广大,美与恶在其中平分。
胡为仅仅贫穷落后,意态似乎卑贱和蔑视。
人民的生活也如此,污秽不知羞耻。
请您看看齐鲁之间,桑树和柘树都茂盛如此。
麦子丰收时装满万箱,蚕儿老了聚集成千丝。
我和谷物还有狗和猪,衣被遍及城郭。
天地造化本没有私心,但地力却无法取得充分收获。
于是尧舜以仁德治天下,却不单纯依靠礼乐。

诗意和赏析: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木叶山》这首诗词以描绘自然景观为主线,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手法,表达了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

苏辙以奚田(奚族的田地)和辽土(指辽阔的土地)来代表一种贫瘠和荒凉的景象,描述了木叶山上草木不生、冰霜降临、鸟兽无依的景象,暗喻社会的困顿和人民的贫困。他对人民生活贫困的现状感到担忧,用“胡为独穷陋”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民生困境的不满。

然而,苏辙通过对比展示了其他地方的富饶景象,例如齐鲁之间的桑树和柘树繁茂,麦子丰收,蚕儿繁衍,以及城市中的粮食、衣物的丰富。这种对比凸显了社会的不公和贫富差距,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最后两句“天工本何心,地力不能博。遂令尧舜仁,独不施礼乐。”表达了苏辙对天地造化和人类社会的思考。他认为天地本身并没有私心,但地力有限,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然而,尧舜作为伟大的君主,通过仁德治理国家,不仅依靠礼乐,更注重人民的福祉和社会公平。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揭示了社会不公和人民贫困的现实,表达了苏辙对此的担忧和思考。他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比,呈现了社会的困顿和贫富差距,同时暗示了改革和关注人民生活的必要性。诗中提到的尧舜,也象征了仁德治国的理想,提醒人们应该以仁义为本,追求社会的公正与和谐。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社会现象的描写,以及对比和反问的手法,展现了苏辙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传递了关于社会公平和人民福祉的价值观。同时,它也是苏辙文学才华的体现,以简练而深刻的语言表达出了复杂的情感和思想。

  • 《金刚随机无尽颂·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

    海门风静夜,满月辽天挂。除非知不知,实相凭谁话。

  • 《献新安于尚书》

    九土雄师竟若何,未如良牧与天和。月留清俸资家少,岁计阴功及物多。四野绿云笼稼穑,千山明月静干戈。行人耳满新安事,尽是无愁父老歌。

  • 《题江山风月楼三首》

    江上清风月在山,叶舟赤壁蜕尘寰。坡仙心事君知否,不取一毫天地间。

  • 《寒食前一日寄子瞻》

    寒食明朝一百五,谁家冉冉尚厨烟。桃花开尽叶初绿,燕子飞来体自便。爱客渐能陪痛饮,读书无思懒开编。秦川雪尽南山出,思共肩舆看麦田。

  • 《伯文送海红柑及橄榄》

    外大如壶内不粗,闽山风物楚山无。后皇等是栽培力,消得千头与作奴。

  • 《登鹳雀楼》

    鸟在林梢脚底看,夕阳无际戍烟残。冻开河水奔浑急,雪洗条山错落寒。始为一名抛故国,近因多难怕长安。祖鞭掉折徒为尔,赢得云溪负钓竿。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