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八筠州圣祖殿诗》

九峰之杉,逍遥之柟。
易直且修,弗斫而堪。
新堂有严,四星在南。
朝堥之仪,万民所祗。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八筠州圣祖殿诗》是苏辙所写的一首诗,属于宋代文学作品。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九峰之杉,逍遥之柟。
易直且修,弗斫而堪。
新堂有严,四星在南。
朝堥之仪,万民所祗。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筠州圣祖殿的赞美和敬仰之情。诗中描绘了松柏高耸的景象,形容其笔直挺拔、修长而不经削减。圣祖殿是新建的,庄严肃穆,南方的四颗星辰璀璨照耀。朝堥(指朝廷)的仪式庄重而庄严,受到万民的崇拜和敬仰。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筠州圣祖殿的壮丽景象和庄重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这座殿堂的敬仰之情。九峰的松柏和逍遥的柟树象征着高洁和自由,表达了圣祖殿的崇高和庄重。诗中使用了易直且修的描写,强调了这些松柏的自然之美,以及它们在无需人工修整的情况下依然挺拔俊美。新堂庄严肃穆,四颗星在南照耀,表现了圣祖殿的威严和尊贵。最后一句表达了人们对朝廷的仪式的崇敬和敬仰,显示出万民对圣祖殿的景仰和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筠州圣祖殿的描绘,展示了它的庄严和威严,以及人们对其的崇拜和敬仰之情。同时,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圣祖殿形成对照,突出了它的尊贵和庄重。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圣祖殿的景仰之情,展现了宋代文人对朝廷和尊贵的向往和赞美。

  • 《水调歌头(万载烟雨观)》

    江流清浅外,山色有无中。平田坡岸回曲,一目望难穷。波面轻鸥容与,沙际野航横渡,不信画图工。路入神仙宅,翠锁梵王宫。俯晴郊,增胜既,气横空。云林城市层列,知有几重重。更上危亭高几,徙倚栏干虚敞,象纬逼璇穹。要尽无边景,烟雨看空_。

  • 《輓苏黄门子由》

    静者宜膺寿,胡为忽梦楹。伤嗟见行路,优典识皇情。徒泣巴山路,终悲蜀道程。弟兄仁达意,千古各垂名。

  • 《句》

    千金常恨邻难买,一笑那知盖已倾。

  • 《十月二十日作》

    重衾又重茵,盖覆衰孏身。中夜忽涕泗,无复及吾亲。须臾残漏歇,吏报国忌辰。凌旦骑马出,溪冰薄潾潾。路傍饥冻者,颜色颇悲辛。饱暖我不觉,羞见黄州民。昔贤终禄养,往往归隐沦。谁教为妻子,头白走风尘。修身与行道,多愧古时人。

  • 《题画三首》

    江树何霏微,遥山苍翠里。秋风吹裳衣,人影桥下水。

  • 《经费冠卿旧隐》

    节高终不起,死恋九华山。圣主情何切,孤云性本闲。名传中国外,坟在乱松间。依约曾栖处,斜阳鸟自还。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