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中秋夜八绝》

巧转上人衣,徐行度楼角。
河汉冷无云,冥冥独飞鹊。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中秋夜八绝》是一首宋代苏辙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巧转上人衣,
徐行度楼角。
河汉冷无云,
冥冥独飞鹊。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中秋夜晚上的景象。诗人在夜幕降临时观察到一系列景观,表达了自己的思考和情感。

赏析:
诗的开头是"巧转上人衣",意味着长袍轻巧地转动,可能是指诗人自己的服饰。接着诗人徐徐行走,度过楼角。这里的楼角可能是指建筑物的拐角处,诗人在这个夜晚缓慢地行走,寻找着某种景观或感受。

接着描绘了"河汉冷无云",这表明天空中的星河清冷而没有云彩。"河汉"指的是银河,也是指代中秋夜晚上的月亮。这里的意象表达了一个寂静、宁静的夜晚。

最后两句诗写道"冥冥独飞鹊",描述了一只孤独地飞翔的乌鸦。"冥冥"表示黑暗、昏暗,可能是指夜晚的氛围。这只孤独的乌鸦成为整个诗境中的一个焦点,突出了夜晚的寂静和孤独感。

整首诗创造了一个宁静而寂静的中秋夜景象,通过描述诗人的行动和观察,以及自然元素的描绘,表达了一种内心的思索和孤独感。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中秋夜晚上的景色,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深沉而富有想象力的感受。

  • 《同汪信道过南塘》

    平波漫漫拂垂杨,野草幽花满路香。杜宇初啼春未老,又扶山轿过南塘。

  • 《送陈嘏登第作尉归觐》

    千峰归去旧林塘,溪县门前即故乡。曾把桂夸春里巷,重怜身称锦衣裳。洲迷翠羽云遮槛,露湿红蕉月满廊。就养举朝人共羡,清资让却校书郎。

  • 《席上次邵文伯颜》

    月色羡明玉,化光扬素波。醉吟吾岂敢,能赋属阴何。

  • 《咏史上·周公》

    仲尼齿发正强时,夜夜神交似故知。话到子孙郊禘处,几回对榻共攒眉。

  • 《王元才甥见过其弟元济甥继来有诗次韵》

    把酒悲歌望蜀天,感今怀昔重凄然。道坚或谓如无忌,灵运还欣对阿连。他日鹏应自鹍化,此生蚿岂待夔怜。笔锋剩淬犹锥利,明岁文场破两甄。

  • 《春日》

    春服初裁绮,寒衣始卸绒。花宿全慵蝶,林摇半暖风。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