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赠禧上人》

此寺昔荒寒,蠹黑相撑支。
世尊窘风雨,钟磬出茅茨。
吾祖过而慨,开橐为营之。
一理黄金宫,突兀清江湄。
其徒则以安,其道犹远而。
吾游童且白,仅乃见此禧。
譬如蒿艾中,蔚然得江蓠。
昂藏老鹤骨,劲瘦寒松枝。
宴坐了无营,孤香对逶迤。
海涛走窗槛,江云翔屋楣。
全收眼界胜,閴与人境辞。
吾方迫远游。
未可分清怡。

作者介绍

毛滂(一○六○~?)字泽民,号东堂居士,衢州江山(今属浙江)人。以父荫入仕,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官郢州长寿尉。哲宗元祐中,爲杭州司法参军,移饶州。绍圣四年(一○九七),知武康县。徽宗崇宁初,召爲删定官(《苏轼诗集》卷三一施元之注)。政和四年(一一一四),以祠部员外郎知秀州。宣和六年(一一二四)尚存世。事见《东堂集》有关诗文。有《东堂集》六卷,诗四卷,书简二卷,乐府二卷及《东堂词》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成《东堂集》十卷,其中诗四卷。 毛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他书,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赠禧上人》

此寺昔荒寒,
蠹黑相撑支。
世尊窘风雨,
钟磬出茅茨。

吾祖过而慨,
开橐为营之。
一理黄金宫,
突兀清江湄。

其徒则以安,
其道犹远而。
吾游童且白,
仅乃见此禧。

譬如蒿艾中,
蔚然得江蓠。
昂藏老鹤骨,
劲瘦寒松枝。

宴坐了无营,
孤香对逶迤。
海涛走窗槛,
江云翔屋楣。

全收眼界胜,
閴与人境辞。
吾方迫远游,
未可分清怡。

中文译文:

这座寺庙曾经荒寒,
被虫蛀的黑暗支撑着。
世尊受困于风雨之中,
钟磬从茅茨中传出声音。

我祖先经过此地而感慨,
打开行囊以建造这座寺庙。
一座理想的黄金宫殿,
突兀地矗立在清澈的江水边。

寺庙的弟子们却过着安稳的生活,
但他们的修行之路依然遥远。
我还年轻,只是偶尔来到这里,
才得以见到这座禧上人(寺庙主持)。

就像蒿艾之中,
忽然冒出了茂盛的江蓠。
老鹤的骨骼傲然藏身,
瘦弱的松树枝条顽强生长。

坐下来宴饮,没有繁琐的仪式,
独自品香对着曲曲折折的江流。
海涛拍打窗槛,
江云飞过屋梁。

我完全沉浸在这美景中,
与人世之境界告别。
我正迫切地想要远游,
尚未能够分清内心的安宁。

诗意和赏析:

《赠禧上人》是宋代诗人毛滂创作的一首诗,描写了一座曾经荒寒的寺庙,经过祖先的慨叹与努力,变成了一座理想的黄金宫殿,矗立在清澈的江水旁。诗人自比为年轻的游子,偶尔造访这座寺庙,感叹禧上人的伟大。诗中用蒿艾和江蓠、老鹤和寒松等意象,表达了寺庙的崛起与修行者的苦行精神。诗人在这座静谧美丽的环境中,沉浸于自然景观之中,与尘世分离,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远游。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寺庙的变迁和修行者的心路历程,表达了对禧上人的敬佩和对远游的向往,同时也体现出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 《惜秋二首》

    诗到林头落叶时,眼前秋事已无几。何当领取秋容去,收拾诗囊带得归。

  • 《菜地》

    依然山泽一臞儒,幸有先畴与敝庐。闻说醉乡方弄印,不知堪拜小侯无。

  • 《次韵周公谨见寄》

    涪翁雪堂仙,分谊故不疎。投之孤芳篇,投之孤芳篇,托根岂云虚。报以蟠桃实,一尝千载余。洗髓嗫阆苑,

  • 《和潘豳老汉上属目》

    白云蒙山头,清川山下流。芳洲采香女,薄暮漾归丹。并蒂双荷叶,逢迎一障羞。持情不得语,大妇在高楼。

  • 《林附祖》

    画影图形正捕风,书生薄命入置中。胡儿一似冬烘眼,错认颜标作鲁公。

  • 《井泉》

    山溜碧泓澄,清甘归色味。傥逢张又新,应不落第二。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