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东皋十首》

屋名尽挂陶家牓,人物应惭菊畔身。
解作文章肯归去,不应陶后说无人。

作者介绍

晁补之(一○五三~一一一○),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调澶州司户参军。召试学官,除北京国子监教授,迁太学正。哲宗元祐初,召试学士院,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迁知齐州。与黄庭坚等并称苏门四学士。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累贬监信州酒税。徽宗即位,召爲着作佐郎,擢吏部郎中。出知河中府,徙湖州、密州。崇宁间党论復起,奉祠禄居家,葺归来园,慕晋陶潜爲人。大观四年起知达州,改泗州,卒于任,年五十八。有《鸡肋集》七十卷。事见《柯山集拾遗》卷一二《晁无咎墓志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晁补之诗,以明崇祯诗瘦阁仿宋刊本(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明光泽堂抄本(简称光本,藏北京图书馆)、涵芬楼藏明蓝格抄本(简称涵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东皋十首》是宋代晁补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屋名尽挂陶家牓,
人物应惭菊畔身。
解作文章肯归去,
不应陶后说无人。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的居所,以及与陶渊明的关系。诗人通过挂陶家的匾额来表达自己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自愧不如。同时,他也表达了对陶渊明精神和文学的崇高赞颂,认为自己应该向他学习,并将自己的作品归还给他,以表达对他的致敬。

赏析:
这首诗以陶渊明作为主题,通过诗人自己的居所,展现了对陶渊明的崇拜和敬意。首先,诗人提到自己屋子的名字挂着陶家的匾额,这显示了他对陶渊明的推崇之情。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一位杰出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文学作品以清新自然、豁达超脱的风格著称,被后世誉为"陶渊明之风"。挂陶家牓的行为可以理解为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受到陶渊明的文学精神的熏陶和指引。

其次,诗人谦逊地表示自己应该惭愧于陶渊明的面前,因为他觉得自己不足以与陶渊明相提并论。他将自己比作菊花畔的人物,意味着自己在文学上黯然失色,无法与陶渊明相比。这种谦卑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陶渊明才华的钦佩和自己的自谦,同时也表达了对陶渊明充满敬意的态度。

最后,诗人表示自己愿意将自己的作品归还给陶渊明,以示对他的致敬和崇敬。这表明诗人愿意将自己的文学才华归功于陶渊明的影响和启发,表示自己愿意追随陶渊明的文学道路。诗人认为陶渊明的精神和文学成就是无法超越的,因此他坚信自己的作品应该归还给陶渊明,以示对他的尊崇和敬仰。

总之,《东皋十首》通过描绘诗人居所和陶渊明的形象,表达了对陶渊明的崇拜和敬意,以及对陶渊明文学精神的追求和致敬。这首诗以谦逊的态度展现了诗人对陶渊明才华的赞赏,同时也体现了他对陶渊明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发扬的决心。

  • 《读东坡和陶影答形》

    君如烟上火,火尽君乃别。我如镜中像,镜坏我不灭。

  • 《经汾阳旧宅》

    门前不改旧山河,破虏曾轻马伏波。今日独经歌舞地,古槐疏冷夕阳多。

  • 《岫禅师南溪兰若》

    锡影配瓶光,孤溪照草堂。水悬青石磴,钟动白云床。树色含残雨,河流带夕阳。唯应无月夜,瞑目见他方。

  • 《漫兴十一首》

    已遭穿颊尚洋洋,尔本何辜饵触香。断肉未能聊戒杀,念将赎尔又空囊。

  • 《满江红 代送朱姓吏满归》

    只说琳川,精吏道、恢恢余地。元来是、深衣儒者,将儒饰吏。传世四书端实学,待人一县皆和气。及芳辰、美解赋归来,真堪醉。肩已息,心无愧。青鬓在,苍颜未。符君家翁子,□年当贵。九十月终行鹜退,三千水击抟鹏易。岂有材、如此不超迁,行知遇。

  • 《寄怀在伯三首》

    沅水与湘水,合流俱洞庭。如何君于我,乃隔影与形。沧江鸥鹭野,深林兰蕙馨。含章斯发发,遂性逐冥冥。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