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家池雨中二首一》

小池初凿新得雨,一部鼓吹从何来。
有蟾正碧乱草色,时出汨没西南隈。
井干跳梁百不少,洞庭鱼龙何有哉。
能歌得胜莫入月,凉夜与尔俱忘回。

作者介绍

晁补之(一○五三~一一一○),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调澶州司户参军。召试学官,除北京国子监教授,迁太学正。哲宗元祐初,召试学士院,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迁知齐州。与黄庭坚等并称苏门四学士。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累贬监信州酒税。徽宗即位,召爲着作佐郎,擢吏部郎中。出知河中府,徙湖州、密州。崇宁间党论復起,奉祠禄居家,葺归来园,慕晋陶潜爲人。大观四年起知达州,改泗州,卒于任,年五十八。有《鸡肋集》七十卷。事见《柯山集拾遗》卷一二《晁无咎墓志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晁补之诗,以明崇祯诗瘦阁仿宋刊本(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明光泽堂抄本(简称光本,藏北京图书馆)、涵芬楼藏明蓝格抄本(简称涵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家池雨中二首一》是宋代晁补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小池初凿新得雨,
一部鼓吹从何来。
有蟾正碧乱草色,
时出汨没西南隈。
井干跳梁百不少,
洞庭鱼龙何有哉。
能歌得胜莫入月,
凉夜与尔俱忘回。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雨中的家庭池塘景象。诗人首先描述了小池塘刚刚挖掘完毕,受到了新雨的滋润。接着,他提到池塘旁边传来了一阵鼓吹乐声,不知道是从哪里传来的。蟾蜍在雨中出没,使得草色更加碧绿,时而出现在池塘的西南角落。井干上的蛙儿跳跃不停,有无数只蛙儿在活跃着。而洞庭湖中的鱼和龙在何处呢?它们去哪里了呢?能歌善舞的人们已经超越了月亮,他们的歌声胜过月亮的美丽。在这个凉爽的夜晚,诗人与这一切共同忘却了回家的路。

赏析:
这首诗以雨中的家庭池塘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运用了生动的词语来描绘小池塘刚刚得到雨水的情景,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清新的气息和生机勃勃的景象。蟾蜍的出现进一步丰富了画面,使得草色更加翠绿。井干上的蛙儿跳跃的场景给人以活力和喧闹的感觉。而诗中提到的洞庭湖中的鱼和龙,则暗示了它们的离去,给人以一种遗憾和思索的意味。最后,诗人写道能歌善舞的人们已经超越了月亮,这里可以理解为他们的艺术才华超越了寻常的表达方式,使人们忘却了归途的繁琐,与这一切融为一体。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出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敏感和生活情趣的追求。通过对细节的刻画,诗人使诗词充满了生动感和艺术感,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感受到雨水的清凉、蛙儿的活力和夜晚的宁静。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色的画卷,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对生活的思考。

  • 《杏花天》

    老来驹隙駸駸度。筭只合、狂歌醉舞。金杯到手君休诉。看著春光又暮。谁为倩、柳条系住。且莫遣、城笳催去。残红转眼无寻处。尽属蜂房燕户。

  • 《送宋伯潜宰高安》

    秋风日来谂,役车何时休。有鸣丘中琴,玉瓒怀黄流。此腰不可折,此笏未忍抽。亦入雁鹜行,而为稻粱谋。四海杨诚斋,吾道得自由。悠哉思万端,哿矣试一筹。风诗讫於豳,易象重以周。

  •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七燕山》

    燕山如长蛇,千里限夷汉。首衔西山麓,尾挂东海岸。中开哆箕毕,末路牵一线。却顾沙漠平,南来独飞雁。居民异风气,自古习耕战。上论召公奭,礼乐比姬旦。次称望诸君,术略亚狐管。子丹号无策,亦数游侠冠。割弃何人斯,腥臊久不澣。哀哉汉唐余,左衽今已半。玉帛非足云,子女

  • 《鹊桥仙(五月四日仲远浴儿)》

    去年七夕,今年五日,两见浴儿高会。乃翁种德已多年,看衮衮、公侯未艾。封胡羯末,综维缜绛,堪羡金鱼垂袋。丹砂白蜜不须涂,把续命、彩丝与带。

  • 《春日苦雨》

    桃花开时苦多雨,花似啼妆悄无语。桃花谢时雨更多,奈此轻红委地何。明年花似今年好,明年人胜今年老。是谁留得长少年,对此不须空懊慷。双飞燕子营新巢,舍后舍前穠绿交。长须但为酿曲米,春色尚余红药梢。

  • 《中秋陪张龙图晏射堂初夕阴酒行顿解喜而成咏》

    飞盖共徘徊,西园高宴开。秋云惜明月,留待庾公来。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