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凭水栅誓长江,报国全躯事不双。
力屈已嗟关羽死,势孤犹笑李陵降。
宿坟古剑龙腥匣,坏壁灵旗兽缠扛。
神理高高人意近,楮钱祈福暗尘窗。
蔡襄(一○一二~一○六七),字君谟,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爲西京留守推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进直史馆,兼修起居注。次年,以母老求知福州,改福建路转运使。皇祐四年(一○五二),迁起居舍人、知制诰,兼判流内铨。至和元年(一○五四),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三年,以枢密直学士再知福州,徙泉州。嘉祐五年(一○六○),召爲翰林学士、三司使。英宗即位,以端明殿学士知杭州。治平四年卒,年五十六。孝宗干道中,赐謚忠惠。有《蔡忠惠集》。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五《端明殿学士蔡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二○有传。 蔡襄诗九卷,以明万历四十三年陈一元校,朱谋玮、李克家重校《蔡忠惠集》四十卷本爲底本(藏上海图书馆),校以明万历四十四年蔡善继双瓮斋刻《宋蔡忠惠文集》三十六卷本(简称蔡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天启二年丁启濬、顔继祖等刻《蔡忠惠诗集全编》二卷本(简称诗集,藏上海图书馆),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端明集》四十卷本(简称四库本),近人朱翼庵影印《宋蔡忠惠公自书诗真迹》(简称手迹)。集外诗另编一卷。集中卷七《度南涧》“隠隠飞桥隔野烟”,《入天竺山留客》“山光物态弄春晖”,《十二日晚》“欲寻轩槛倒清尊”,宋洪迈《万首唐人绝句》收爲张旭诗,《蔡忠惠诗集》有注,以爲洪迈误收,今仍保留原状。
《漳南十咏·陈将军庙》是宋代蔡襄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曾经凭借水栅发誓于长江,全身报国事无二。力量耗尽时,惋惜关羽已去世;处境孤单时,却轻笑李陵降顺。古剑藏于宿坟,龙腥匣中;灵旗坏损,兽缠于壁旁。神明的原理高高在上,却与人的心意亲近;楮钱作为祈福之物,暗藏于尘封的窗户中。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陈将军庙的景象,通过对庙宇中各种神明和文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英雄和神灵的敬仰和祈福之情。诗人通过对关羽和李陵的描述,暗示了力量的消耗和孤独的境遇,并表达了对英雄忠诚和追求胜利的敬意。
赏析:
这首诗词以极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陈将军庙的景象,使用了一系列意象来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思考。诗中的关羽和李陵是历史上著名的将领,他们的形象象征着忠诚和勇敢。通过描写他们的死亡和降顺,诗人表达了对英雄的追思和对历史的反思。
诗中的宿坟、古剑、龙腥匣、坏壁、灵旗、兽缠等形象,为诗词增添了一种古老神秘的氛围,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诗人通过描绘这些景象,表达了对神灵的敬畏和对历史的尊重,同时也表达了对神明保佑和祈福的渴望。
整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英雄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力量的消耗和孤独的思考。诗人通过描绘陈将军庙的景象,带领读者思考历史的传承和英雄的价值,传递了一种崇高的情感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圣人不生,麟龙何瑞。梧桐不高,凤凰何止。吾闻古之有君子,行藏以时,进退求己。荣必为天下荣,耻必为天下耻。苟进不如此,退不如此,亦何必用虚伪之文章,取荣名而自美?
烹茗破睡境,炷香玩诗编。问诗谁所作,其人久沈泉。工部百世祖,涪翁一灯传。閒无用心处,参此如参禅。
(古有伤王,以崩荡之馀,无恶不为也。乱亡之由,固在累积。故为《至伤》之诗一章二韵十二句)夫可伤兮?伤王乎,欲何为乎?将蠹枯矣,无人救乎?蠹枯及矣,不可救乎?嗟伤王!自为人君,变为人奴!为人君者,忘戒乎。
淡交异甘醴,云雨相覆翻。二者固殊辙,终当戒多言。所遇既混肴,所防难每存。怀哉古之人,闭门或逾垣。
邮亭草草置盘盂,买果煎蔬便有余。自许白云终醉死,不论黄纸有除书。角巾垫雨蝉声外,细葛含风日落初。行遍天涯身尚健,却嫌陶令爱吾庐。
青楼昨夜东风转,锦帐凝寒觉春浅。垂杨摇丝莺乱啼,袅袅烟光不堪翦。博山吹云龙脑香,铜壶滴愁更漏长。玉颊啼红梦初醒,羞见青鸾镜中影。侬家少年爱游逸,万里轮蹄去无迹。朱颜未衰消息稀,肠断天涯草空碧。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