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谢杜相公》

谢政闲宫傅,当年老相君。
诗情通造化,笔力作风云。
是则经纶手,施於淡伯文。
捧窥心感悸,无路候公门。

作者介绍

蔡襄(一○一二~一○六七),字君谟,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爲西京留守推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进直史馆,兼修起居注。次年,以母老求知福州,改福建路转运使。皇祐四年(一○五二),迁起居舍人、知制诰,兼判流内铨。至和元年(一○五四),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三年,以枢密直学士再知福州,徙泉州。嘉祐五年(一○六○),召爲翰林学士、三司使。英宗即位,以端明殿学士知杭州。治平四年卒,年五十六。孝宗干道中,赐謚忠惠。有《蔡忠惠集》。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五《端明殿学士蔡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二○有传。 蔡襄诗九卷,以明万历四十三年陈一元校,朱谋玮、李克家重校《蔡忠惠集》四十卷本爲底本(藏上海图书馆),校以明万历四十四年蔡善继双瓮斋刻《宋蔡忠惠文集》三十六卷本(简称蔡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天启二年丁启濬、顔继祖等刻《蔡忠惠诗集全编》二卷本(简称诗集,藏上海图书馆),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端明集》四十卷本(简称四库本),近人朱翼庵影印《宋蔡忠惠公自书诗真迹》(简称手迹)。集外诗另编一卷。集中卷七《度南涧》“隠隠飞桥隔野烟”,《入天竺山留客》“山光物态弄春晖”,《十二日晚》“欲寻轩槛倒清尊”,宋洪迈《万首唐人绝句》收爲张旭诗,《蔡忠惠诗集》有注,以爲洪迈误收,今仍保留原状。

作品评述

《谢杜相公》是宋代蔡襄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谢政闲宫傅,
当年老相君。
诗情通造化,
笔力作风云。
是则经纶手,
施於淡伯文。
捧窥心感悸,
无路候公门。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杜相公(指杜默,宋代宰相)的敬意和感激之情。蔡襄以诗词的形式,赞颂了杜相公的政治才能和文学才华,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杜相公的爱戴之情。蔡襄在诗中表达了对杜相公的深深敬佩,并希望能够得到杜相公的赏识和关照。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蔡襄对杜相公的崇敬之情。诗词的前两句“谢政闲宫傅,当年老相君。”直接称呼杜相公为“相君”,显示了作者对其地位和贡献的敬重。接下来的两句“诗情通造化,笔力作风云。”赞美了杜相公的文学才能,认为他的诗词能够描绘自然界的变化和风云变幻,展现出杜相公卓越的才华。接着的两句“是则经纶手,施於淡伯文。”表达了杜相公在政治上的才能和智慧,将国家大事处理得井井有条,对国家和人民做出了重要贡献。最后两句“捧窥心感悸,无路候公门。”表达了蔡襄对杜相公的爱戴之情,希望能够得到杜相公的赏识和关照,但又感到自己无法进入相府拜谒,只能心怀感激。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杜相公的敬佩和爱戴之情。同时,也展现了杜相公在政治和文学领域的杰出才华,以及他的深远影响。这首诗词充满了对杜相公的赞美之情,既展示了作者对杜相公的崇敬,也抒发了自己的感激之情。

  • 《感钱王战台》

    层层楼阁捧昭回,元是钱王旧战台。山色不随兴废去,水声长逐古今来。年光似月生还没,世事如花落又开。多少英雄无处问,夕阳行客自徘徊。

  • 《新丰主人》

    新丰主人新酒熟,旧客还归旧堂宿。满酌香含北砌花,盈尊色泛南轩竹。云散天高秋月明,东家少女解秦筝。醉来忘却巴陵道,梦中疑是洛阳城。

  • 《维阳怀古》

    广陵河上路,炀帝昔曾过。不见琼花发,犹传《玉树》歌。台荒衰柳在,宫废乱萤多。欲问前朝事,悲风起夕波。

  • 《春日二首呈黄子迈大卿》

    帝里风光二月新,西湖几队踏青人。杏花时节偏饶雨,杨柳门墙易得春。或是或非尘里事,无穷无达醉中身。五陵年少夸豪举,寂寞诗家戴叔伦。

  • 《和子仪送箭筍二首》

    满合圆如玉箸匀,一开喜气顿生春。非君与我谁知味,俗客惟夸嗜八珍。

  • 《唐多令 寄远》

    明艳注秋波。轻松绾髻螺。怕逢人、先敛双蛾。怯雨羞云情未稳,佳会少,远离多。梁绕忆清歌。兰舟肯再过。为他垂泪染香罗。欲倩鳞鸿将锦字,知别后,意如何。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