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桃源祠》

因访翟仙傍柳隈,不堪风景把人推。
松杉十丈入斤斧,夏屋数间俱劫灰。
道士潜心隐丹灶,儿童劝我举霞杯。
谁知自有长生诀,独步白云归去来。

作者介绍

白玉蟾(一一九四~?),本名葛长庚,因继雷州白氏爲后,改今名。字白叟、以閲、衆甫,号海琼子、海南翁、琼山道人、蠙菴、武夷散人、神霄散吏、紫清真人,闽清(今属福建)人,生于琼山(今属海南)。师事陈楠学道,遍歷名山。宁宗嘉定中诏赴阙,命馆太乙宫,赐号紫清明道真人(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二一)。全真教尊爲南五祖之一。有《海琼集》、《武夷集》、《上清集》、《玉隆集》等,由其徒彭耜合纂爲《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四十卷。事见本集卷首彭耜《海琼玉蟾先生事实》。 白玉蟾诗,以明正统?仙重编《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六卷、续集二卷爲底本。校以影印《道藏》本《上清集》、《武夷集》、《玉隆集》(简称上清集、武夷集、玉隆集),明万历蓝格钞《海琼白真人文集》(简称明钞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刘双松安正堂刊《新刻琼琯白先生集》(简称刘本),清干隆刊《宋海琼白真人诗文全集》(简称干隆本)。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爲一卷。

作品评述

《桃源祠》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白玉蟾。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造访翟仙(指翟道传,南宋时期的道士)所在的桃源祠,其中包含了对桃源祠景色的描写、对道家修炼的思考以及对长生不老的向往。

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因访翟仙傍柳隈,
不堪风景把人推。
松杉十丈入斤斧,
夏屋数间俱劫灰。
道士潜心隐丹灶,
儿童劝我举霞杯。
谁知自有长生诀,
独步白云归去来。

诗词的诗意是这样的:

诗人造访翟仙的桃源祠,却被美丽的风景所推动。高大的松树和杉树穿过十丈长的斤斧,夏天的房屋都已经被破坏。道士们专心致志地修炼丹道,而孩子们劝我举起杯中的霞光。诗人在思考,也许翟仙已经掌握了长生不老的秘诀,只有他能够独步白云,自由地往来。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桃源祠的景色和场景,展示了桃源祠的神秘和美丽。松树和杉树高耸入云,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和力量,而破旧的夏屋则表达了岁月的无情和消逝。道士们专心修炼丹道,表现了他们对长生不老的追求和对道家修行的投入。孩子们劝诗人举起杯中的霞光,以示庆祝和欢乐,也许暗示着诗人对长生不老的向往。

整首诗词蕴含了对长生不老的追求和对神仙境界的向往。翟仙作为道士的代表,被描绘为掌握了长生不老之诀的人物,他能够独步白云,自由地往来。这种向往表达了人们对于摆脱尘世纷扰、追求永恒生命和超越常人境界的渴望。

整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展示了桃源祠的景色和神秘氛围,同时融入了对修道和长生不老的思考,表达了对神仙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 《沐浴颂》

    沐浴无他术,休寻卯酉中。困眠饥吃饭,无日不春风。

  • 《将到霅陇》

    春峦如佳宾,应接何敢暇。我来日与对,不觉迫初夏。繁林涌翠雾,经综密无罅。鸣鸟间啼莺,郑音忽奏雅。萋萋碧草间,晔晔赪紫亚。幽栖绝俗交,燕坐陪僧话。论事覈古今,谈禅悟生化。新茗瀹云涛,迥胜酒新醡。嘉蔬煮玉版,可鄙食肉者。时诵渊明诗,万虑足陶写。芳春背人去,归舟

  • 《清明前二日同周公美黄子京郊行和子京韵》

    武夷云会总儒衣,今似晨星渐觉稀。晚节喜同君臭味,不嫌枯淡肯来归。

  • 《相和歌辞·采莲曲》

    妾家越水边,摇艇入江烟。既觅同心侣,复采同心莲。折藕丝能脆,开花叶正圆。春歌弄明月,归棹落花前。

  • 《宫词》

    一帘小雨怯春寒,禦深沉白昼闲。满地落红花不扫,黄鹂枝上语绵蛮。

  • 《题资福院平绿轩》

    碧瓦丹棱转盼成,一亭聊复寄闲情。人如水墨画中立,山向芜尽处山横。舟入柳阴冲鹭去,檐依波面荫鱼行。题诗每愧临流意,吟苦那知白发生。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