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武昌怀古十咏·黄鹤楼》

白云黄鹤迹成遗,何独当年丁令威。
洞里不知朝市改,人间再到子孙非。
笛声吹断秋江黯,月影飞来夜漏稀。
大醉倚楼呼费沱,蓬莱山下几斜晖。

作者介绍

白玉蟾(一一九四~?),本名葛长庚,因继雷州白氏爲后,改今名。字白叟、以閲、衆甫,号海琼子、海南翁、琼山道人、蠙菴、武夷散人、神霄散吏、紫清真人,闽清(今属福建)人,生于琼山(今属海南)。师事陈楠学道,遍歷名山。宁宗嘉定中诏赴阙,命馆太乙宫,赐号紫清明道真人(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二一)。全真教尊爲南五祖之一。有《海琼集》、《武夷集》、《上清集》、《玉隆集》等,由其徒彭耜合纂爲《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四十卷。事见本集卷首彭耜《海琼玉蟾先生事实》。 白玉蟾诗,以明正统?仙重编《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六卷、续集二卷爲底本。校以影印《道藏》本《上清集》、《武夷集》、《玉隆集》(简称上清集、武夷集、玉隆集),明万历蓝格钞《海琼白真人文集》(简称明钞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刘双松安正堂刊《新刻琼琯白先生集》(简称刘本),清干隆刊《宋海琼白真人诗文全集》(简称干隆本)。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爲一卷。

作品评述

《武昌怀古十咏·黄鹤楼》是宋代白玉蟾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白云黄鹤迹成遗,
何独当年丁令威。
洞里不知朝市改,
人间再到子孙非。
笛声吹断秋江黯,
月影飞来夜漏稀。
大醉倚楼呼费沱,
蓬莱山下几斜晖。

诗意:
这首诗词以黄鹤楼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昔日辉煌的怀念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诗中描绘了黄鹤楼的白云和黄鹤已成为历史的痕迹,而当年的英雄丁令威也已随岁月消逝。黄鹤楼周围的洞穴已经不知不觉地发生了变化,人们再次来到此地时已是后代非同一般的人了。笛声吹断了秋江的寂静,月光照亮了夜晚稀疏的时钟声。作者醉倚楼台,呼唤着费沱(黄鹤),追忆着那些在蓬莱山下的斜晖下的美好时光。

赏析:
《武昌怀古十咏·黄鹤楼》以黄鹤楼为背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往事的怀念,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过去辉煌的追忆之情。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历史人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使整首诗别具意境。

首联以白云和黄鹤作为象征,形容它们已经成为历史的痕迹,暗示着曾经的荣耀已随岁月飘逝。接着提到当年的英雄丁令威,以此凸显黄鹤楼的历史底蕴。

接下来的两联描述了黄鹤楼周围的洞穴和人间的变迁。洞里不知朝市改,暗喻时光的无情,人们再次来到黄鹤楼时已是后代非同一般的人了。

再接下来的两联通过描写秋江的笛声和夜晚的月影,刻画了时光的流转和黄鹤楼的寂静。诗人将自己醉倚楼台,以费沱(黄鹤)为喻,表达了自己对过去时光的向往和追忆。最后一联描述了蓬莱山下的斜晖,给人以美好的遐想。

整首诗以黄鹤楼为背景,通过描绘黄鹤楼的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作者对过去辉煌时光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和历史人物的意象,结合个人情感描写,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哀怨的诗意。

  • 《舟中即事》

    草舍密还稀,编篱枕钓矶。鸭群迎棹去,牛背晒衣归。风紧浪千叠,村深柳四围。倚樯无与语,数雁失斜晖。

  • 《春夜过长孙绎别业》

    佳期难再得,清夜此云林。带竹新泉冷,穿花片月深。含毫凝逸思,酌水话幽心。不觉星河转,山枝惊曙禽。

  • 《白苎(次韵真书记梅花)》

    腊天寒,晓风劲,幽香频吐。精神绰约,谁羡姑射居处。江南探春独步。恨无侣。微语。又谁管、雪势霜威埋妒。且图少陵东阁作诗苦。拟烦玉纤轻拗、宁相许。惜取。栏干遍倚,月淡黄昏,水边清浅,不放红尘染污。似名画手丹青,罢施缃素。不随艳卉,强媚韶光一瞬,飘荡无据。只恐金

  • 《昌谷读书示巴童》

    虫响灯光薄,宵寒药气浓。君怜垂翅客,辛苦尚相从。

  • 《偈颂一百四十一首》

    上元正月半,无油不点灯。谁人知此意,有月上危层。

  • 《念奴娇(小饮江亭有作)》

    夕阳低尽,望楚天空阔,稀星帘幕。暮霭横江烟万缕,照水参差楼阁。两两三三,楼前归鹭,飞过栏干角。霜风何事,绕檐吹动寂寞。消散我已忘机,而今百念,灰了心头火。对酒当歌浑冷淡,一任他懑嗔恶。松竹园林,柳梧庭院,自有人间乐。闲云休问,去来本是无著。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